美议员访华“诉求”出炉。外媒报道,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民主党领袖、华盛顿州众议员

史鉴奇谈 2025-09-25 11:59:59

美议员访华“诉求”出炉。外媒报道,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民主党领袖、华盛顿州众议员亚当·史密斯率领议员代表团罕见访华,9 月 23 日他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希望开辟美中在军事能力、新兴技术领域的沟通渠道,同时期待中国承诺签署更多美国波音飞机采购协议。   时隔六年,美国众议院的代表团终于再次踏上中国土地。这次带队的亚当·史密斯身份不一般,他是众议院军事委员会的民主党领袖,更是曾执掌过这个关键委员会的资深政客。   9月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史密斯一开口就把话挑明了,这场被外媒称作“破冰之旅”的访问,藏着美国的两大核心诉求。   史密斯说得很委婉,他用“读同一本书”打比方,说中美不必强求立刻“翻到同一页”,但得先有沟通的渠道。   这话的潜台词很清晰,美国迫切想在军事能力和新兴技术领域打开与中国对话的口子。   没人比史密斯更清楚这两个领域的紧迫性。   人工智能技术正呈现爆发式增长,早已不是实验室里的概念,它已经嵌入了中美两国的军事系统。   从飞机的自动驾驶到目标识别的计算机视觉,再到情报分析的模式识别,AI的影子无处不在。   布鲁金斯学会早就在研究报告里点破,放弃AI的军事应用根本不现实,关键是得划定边界。   要是两边连沟通的渠道都没有,真碰到AI系统误判这类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史密斯作为深度参与美国国防事务的政客,显然把这种战略风险放在了心上。   新兴技术的治理更是块难啃的骨头。   AI的范畴太广了,从自动驾驶汽车到换脸应用,再到ChatGPT这类大模型,每一样都牵扯着安全与发展的平衡。   数据共享是个绕不开的坎,尖端AI需要海量数据喂养,但遥感数据、基因组数据的共享又藏着安全漏洞。   之前中美在加州会晤时就提过要建AI磋商渠道,但后续进展一直不温不火。   史密斯这次带队过来,就是想把这层窗户纸捅破,把对话机制落到实处。   一边求着开对话渠道,另一边史密斯也没绕弯子,直接把经济诉求摆上了台面。   他明确表示期待中国签署更多波音飞机的采购协议,这话背后是波音公司急得上火的处境。   今年4月,波音CEO就公开证实,因为关税环境问题,中国客户已经停止接收新飞机。   有两架原计划交付给中国航司的飞机,硬生生又飞回了美国的生产中心。   波音去年亏了140亿美元,今年的亏损还没见底,中国这个大市场成了它的救命稻草。   史密斯的老家是华盛顿州,那里正是波音的重要基地,这层关联让他推动飞机采购的动机更显迫切。   有意思的是,这次访问的时机选得很有讲究。   中美刚刚把关税“休战期”延长到11月10日,贸易谈判正处于关键的缓冲阶段。   史密斯带队的又是跨党派代表团,虽然共和党籍的委员会主席没随行,但两党成员的参与已经释放了积极信号。   他在出发前就强调,访问“意义重大”,毕竟中美作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两个大国,不能一直“交流越来越少”。   这种务实姿态和六年前的僵局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让外界看到了打破僵局的可能。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美国的诉求里藏着不小的矛盾。   一方面想在军事和高科技领域跟中国“划线”,搞清楚彼此的底线;另一方面又想在经贸领域拉近距离,要订单要市场。   这种“又要又要”的心态,其实暴露了美国的深层焦虑。   军事和技术上的沟通,本质是想给竞争套上“安全阀”,怕擦枪走火;催着波音订单,则是经济压力下的现实需求。   史密斯自己也承认,中美之间的分歧会一直存在,但关键是要有机制去合理解决。   他那句“抱着‘咱们试着解决这个问题’的态度去谈”,算是说出了这次访华的核心逻辑——先把对话的门开得更大些。   至于诉求能不能落地,还得看后续的博弈。   军事和AI领域的沟通,需要双方拿出足够的诚意,毕竟涉及战略安全的话题从来都敏感。   波音的订单更不是一句话的事,关税环境、市场需求都是绕不开的因素。   但不管怎么说,六年磨一剑的众议院代表团访华,本身就是个积极信号。   能把诉求摆到台面上谈,总比隔着太平洋喊话强。   就像史密斯说的,先“读同一本书”,才有机会慢慢找到共识。   官方信源:澎湃新闻. 美国会众院访华代表:中美目前不强求“翻到同一页”,但能“读同一本书”

0 阅读:397

评论列表

游云

游云

2
2025-09-26 00:00

救波音就是救美国军工体

猜你喜欢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