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军统局事实上的局长戴笠非常小心谨慎,他坐车有3个习惯:1、上车时他先上,警

司马槑谈过去 2025-09-25 15:30:22

国民党军统局事实上的局长戴笠非常小心谨慎,他坐车有3个习惯:1、上车时他先上,警卫后上;下车时警卫先下,他后下。2、喜欢坐在前排和司机并排,不仅能看清路面的情况,遇到事情可以紧急处置。3、汽车开得飞快,让行人看不清里面坐的是谁。 第一个习惯,听着有点反常理:上车的时候,他总是第一个钻进去,警卫后上;可下车的时候,一定是警卫先下,他最后一个出来。 这叫什么规矩?按理说,领导不都得等警卫把门拉开,四周安全了才慢悠悠上车吗?戴笠偏不。他这是把特工的思维刻进了日常。在他看来,上车和下车的那几秒钟,是人最脆弱、最容易被袭击的时刻。车门一开,你半个身子在车里,半个身子在外头,这时候要是旁边窜出个刺客,你连躲都没地方躲。 所以戴笠的逻辑是,上车时,他第一个快速钻进去,把自己藏在车体的保护里。警卫员后上,可以在他上车的瞬间,形成一道人墙,观察四周,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下车就反过来了。警卫必须先出去,像撒网一样把车门四周的区域控制住,确定没有埋伏,戴笠才会从车里出来。这套流程,行云流水,没有半点多余的动作,是他从无数次暗杀和反暗杀的经验里总结出来的保命法则。 他为什么这么怕?因为他干的就是刀口舔血的活儿。他亲手策划过多少次暗杀,最清楚刺客喜欢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下手。他曾经的拜把子兄弟,号称“暗杀大王”的王亚樵,就是他设计除掉的。他太懂那些防不胜防的手段了,所以他把自己活成了一本行走的《防刺杀手册》。 据说他在浙江江山老家修的那个宅子,压根就不是家,整个一军事堡垒。七间房,间间相通,到处是暗门、暗道、射击孔,书房的壁橱后面藏着旋转楼梯,能直接通到地下的暗室。一个把家都修成迷宫的人,出门坐个车,讲究这点规矩,也就不奇怪了。他不是怕死,他是怕死得不明不白。 戴笠的第二个习惯,也让很多人不解:他不喜欢坐后排,偏爱坐在前排司机旁边。 这又是为什么?官越大,不越该坐后排吗?显得有派头,也更安全。可戴笠的算盘打得比谁都精。坐后排,视野受限,路上的情况全靠司机一个人盯着。万一前面有路障,或者突然冲出辆车,司机反应不过来,后排的人就成了活靶子。 坐在副驾驶,就不一样了。 视野开阔,路面情况一览无余,哪儿有不对劲,他能第一时间发现。更重要的是,他能随时指挥司机。向左、向右、加速、停车,他一声令下,司机立马执行。遇到紧急情况,他甚至可以抢过方向盘,或者直接从副驾跳车。这个位置,给了他最大的主动权和控制感。 这其实就是他性格的缩影。戴笠这个人,掌控欲极强。他亲手建立的军统,号称有十几万特工,遍布天涯海角,连一个偏远小村的客栈老板都可能是他的人。他就像一只巨大的蜘蛛,坐在网中央,任何一根蛛丝的颤动都逃不过他的感知。汽车的副驾驶,就是他移动的指挥中心。 当然,凡事有例外。只有一种情况他会坐到后排去——车上有女人的时候。 比如他后来迷恋上的电影皇后胡蝶。这时候,他会让警卫和司机坐前排,自己和美人在后座。不过,即便如此,他的警惕心也从未放下。 有意思的是,戴笠虽然爱车如命,收藏了各种美国进口的豪华轿车,像雪佛兰、别克、凯迪拉克,但他自己并不会开车。他对下属严酷,唯独对司机和修理工客客气气,时常给点小恩小惠。他深知,自己的命,就攥在这些开车和修车的人手里。 第三个习惯,最能体现他的神秘色彩:他坐的车,在城里开得飞快,快到路人根本看不清里面坐的是谁。 在那个汽车还是稀罕物的年代,一辆豪华轿车在街上驶过,总会引来不少人驻足围观。可戴笠的车,就像一阵风,“嗖”地一下就过去了,只留下一屁股尾气和路人惊愕的眼神。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一个神秘的特务头子,最厉害的武器就是“神秘”。 当年美国《柯莱尔斯》杂志称他为“亚洲的神秘人物”,说有近四亿中国人从没见过他长什么样。他从不公开露面,极少拍照,行踪更是飘忽不定。他有好几处公馆,今天住这,明天住那,没人知道他下一刻会出现在哪里。 开快车,就是为了强化这种神秘感。你看不清车里的人,就无法确定是不是他。就算有人想动手,等反应过来,车早就没影了。为了迷惑敌人,他经常准备两辆一模一样的车,连车牌都一样,出门时分头行动,让人真假难辨。 在战时陪都重庆,军统的势力无孔不入。街角的照相馆、热闹的舞厅,甚至查票的售票员,都可能是他的人。可作为“大老板”的他,却始终把自己隐藏在幕后。他就像一个影子,操控着一切,却从不让自己暴露在阳光下。那辆风驰电掣的轿车,就是他最好的伪装。

0 阅读:474

猜你喜欢

司马槑谈过去

司马槑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