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不再期待中国转让高铁技术,刚开始越南以为各国都会抢着帮他们修高铁,所以就用“一桃杀三士”,让几个国家争得鱼死网破,然后坐收渔翁之利。可没想到越南跑遍了全球,竟发现完全没人搭理他,这就很是尴尬。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最近越南的高铁项目成了热议的话题。很多人都觉得越南这次有点“高开低走”——本来以为能靠“多方博弈”捞到最大好处,结果到头来却没人买账,场面多少有些尴尬。
怎么回事?其实,越南高铁的理想很丰满。越南起初的算盘打得精明,想让中国、日本等大国“明争暗斗”,自己坐等最优条件入袋。可是事情并没有按照设想发展。
越南的出价堪称“超级买家”:既要求贷款利率极低、还款期超长,又想要对方把高铁核心技术“打包带走”,零部件采购还必须大比例本土化。
说白了,就是想拿最少的钱,换最先进的东西,还要求把技术和产业链一并送上门。
面对这种条件,不仅日本主动退出谈判,中国的方案也被搁置。其实,越南对于“技术转让”“零利率”等条款的执念,让不少有能力的国家都望而却步。
再加上越南曾在轻轨项目上出现过拖欠款项的问题,大家对越南的“信誉”产生了疑虑。想做大项目,光靠热情和规划远远不够,谁都怕最后“钱货两空”。
其实我们中国曾经也用过这样的办法,当年中国要修高铁的时候,我们对全球进行招标,结果很多国家都过来竞争,而我们国家的高铁从此发展了起来。
越南也想用这样的方法,但是越南的体量与中国差远了,中国当时一次都是一二百条高铁进行招标,而越南才几条高铁?在越南挣不了多少钱,所以世界其他国家基本上没有理会。
而且越南政府的态度也让人摸不透。有时候刚和一方签完合作协议,转头又对外释放出“考虑其他合作对象”的信号。
今天说要“深化合作”,明天又提出新条件,国际上的投资者最怕的就是不确定性,没人愿意冒险。
现实中,周边的泰国、老挝等国家已经在高铁建设上率先起跑。中老铁路一通车,老挝通关物流和经济活力大幅提升。
印尼的雅万高铁带动了本地产业升级,出行体验也进了一大步。和这些国家一比,越南的高铁蓝图反而成了“纸上谈兵”,眼看着区域互联互通热火朝天,自己却还停留在“拉清单”的阶段。
国际合作是讲究诚信和互惠的,越南如果一味只想“捡便宜”“拿技术”,而不考虑合作方的利益和风险,想吸引到真正的伙伴确实很难。
高铁不是“白菜价”,更不是谁都能随手拎走的“礼包”。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高铁都是靠几十年探索和投资才有的成果。
越南的高铁梦能不能圆,关键还得看自身定位和策略调整。单纯的想要模仿中国是不行的。
你们说呢?
刘译泽
吃了没文化的亏,生搬硬套计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