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森特突然发现本轮谈判完全不对劲,中国步步都是杀手锏,他愤怒指责,中国对英伟达进行反垄断调查时机完全不对劲,他们目标根本不是制裁英伟达 9 月 15 日的谈判刚歇口气,一个重磅消息就从场外砸了进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宣布,对英伟达涉嫌垄断展开进一步的合规调查。 贝森特当场就忍不住了,对着中方代表拔高了声音,说这调查的时机也太 “刻意”,中国根本就是借反垄断的名头制裁英伟达。 可贝森特这话,其实没说到根子上。先不说这调查早有铺垫 —— 去年年底市场监管总局就已经针对数据中心 AI 芯片市场做过一轮摸底调研,单看英伟达在中国大陆的市场地位,就知道这事绝非 “临时起意”。 根据 2024 年第一季度的行业报告,英伟达在中国大陆数据中心 AI 芯片市场的份额稳稳占了 83%。 更让人在意的是,自从美国 2022 年对高端 AI 芯片实施出口管制后,英伟达推出的 “特供版” H20 芯片,性能比原版 H100 砍了近一半,定价却比同级别非管制型号高了 15%。 不少中国企业明明知道不划算,也只能咬牙下单 —— 毕竟短期内能替代的本土芯片,还没法完全覆盖高端场景的需求。 贝森特觉得中国是 “针对” 英伟达,本质上是没搞懂中国反垄断的核心逻辑。 这几年人工智能技术正呈现爆发式增长,2023 年中国 AI 产业的市场规模已经突破 5000 亿元,而 AI 芯片就是支撑这个产业跑起来的 “粮食”。 要是有一家企业垄断了 “粮食” 供应,要么随意断供,要么变相抬价,整个下游产业都会被牵着鼻子走。 中国搞这次调查,不是要 “搞垮” 英伟达,而是要把市场拉回公平竞争的轨道 —— 不管是外企还是本土企业,都得守规矩,不能靠着垄断地位挤压下游企业的生存空间。 而且谁都清楚,中国从来不是要关上合作的大门,而是要打开 “公平的门”。 这次对英伟达的调查,同样不是要把它赶出中国市场,而是要解决 “卡脖子” 背后的另一个隐患 —— 市场垄断带来的产业风险。 贝森特的愤怒,或许还藏着一层现实顾虑 —— 要是英伟达真被认定垄断,不仅可能面临最高上一年度营收 10% 的罚款,还得调整在中国的经营策略,比如放开芯片供应的灵活度,或者降低不合理的溢价。 要知道,中国市场对英伟达来说可不是小蛋糕,2023 年英伟达来自中国大陆的营收超过 120 亿美元,占全球总营收的 22%,要是这块业务受影响,对它的全球业绩都会有冲击。 把这事放到中美谈判的大背景里看,更能明白中国的思路。这轮谈判的核心议题之一,就是美国对中国的科技出口管制,以及中国市场的准入公平性。 中国此时推进对英伟达的反垄断调查,不是要在谈判桌上 “施压”,而是在明确一个态度:中国愿意和美国在科技领域合作,但合作得建立在对等、公平的基础上。 美国不能一边限制中国企业买高端芯片,一边放任自家企业在中国市场搞垄断;中国也不会因为要 “照顾” 谈判情绪,就放松对本土产业的保护。 大国之间的合作,从来不是一方妥协另一方受益,而是得各自守住底线,才能谈出真正的共赢。
贝森特突然发现本轮谈判完全不对劲,中国步步都是杀手锏,他愤怒指责,中国对英伟达进
小茹吖
2025-09-25 17:46:16
0
阅读: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