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太大!”西安一11岁男孩在家玩耍时咬破体温计,吞下少量水银。家长起初仅让其喝牛奶缓解,未及时就医。数日后孩子因持续腹痛送医,惊现水银已进入阑尾! “妈,我肚子疼……”当11岁的小明(化名)再次捂着肚子蹲在地上,脸色发白地吐出这句话时,母亲李女士心里那点“没事儿”的侥幸,终于被彻底击碎了。 几天前,孩子在家玩耍时,不慎咬碎了水银体温计,那几颗亮晶晶的“小珠子”滚落出来的场景,此刻像电影回放般在她脑海里清晰起来,让她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当时的她用着老一辈传下来,“喝点牛奶就能解”的法子,就草草了事,谁能想到,这看似“稳妥”的处置,让孩子痛苦多日的同时,竟埋下了一场意想不到的风波。 那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午后,小明独自在客厅沙发上,摆弄着从抽屉角落里翻出的体温计。对着阳光,那根细细的玻璃管里的银色液柱,吸引了他全部的好奇心。 于是他用牙齿轻轻一磕,只听一声细微的脆响,冰凉的玻璃碎片和一股金属味道瞬间在口中弥漫开来,几颗圆润、银亮的水银珠滑入了喉咙。孩子当时吓坏了,哭着跑到厨房。李女士闻声赶来,看到现场,心里也是“咯噔”一下。 但很快,她强作镇定,“别怕别怕,赶紧喝盒牛奶!喝了就没事了。”她一边清理玻璃碎片,一边安慰孩子,也安慰着自己:“就那么一点点,应该不碍事吧?听说牛奶能保护肠胃。” 然而,身体的警报系统却不会因为民间的“经验”而沉默。第一天,小明只是觉得肚子有点隐隐的不舒服。第二天,疼痛开始变得剧烈,一阵阵的,位置好像还在移动。 到了第三天,疼痛竟然固执地“定居”在了右下腹,孩子疼得额头冒汗,连饭都吃不下了。“不能再拖了!”李女士和丈夫这才心急火燎地带着孩子赶到了西安市中心医院。 接诊的医生仔细询问了经过,当听到“咬碎体温计”、“吞了水银”、“喝了牛奶”这几个关键词时,眉头微微蹙起。 通过腹部X光片结果出来那一刻,连见多识广的医生都露出了些许惊讶的神情,因为影像显示,那些密度极高的水银阴影,并没有如常理般在肠道内移动等待排出,而是“跑”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那就是阑尾腔内! 然而孩子的不适,也正是来自这些不该存在的重金属异物,引发的急性阑尾炎。 情况紧迫,但幸运的是,该医院团队拥有成熟的微创治疗,无需开刀,通过内镜精准操作。手术台上,医生们小心翼翼地通过内镜找到阑尾开口,如同进行一场精细的“肠道排雷”,将一颗颗极具分量的水银珠逐一取出。 整个过程持续了约30分钟,体表没有任何伤口。术后仅两小时,小明就能在父母的搀扶下床行走了,阑尾的功能也得以完美保留。看着孩子脸上重现的红润,李女士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内心充满了后怕与庆幸。 要知道水银,即汞,是常温下唯一的液态金属。一旦泄露会迅速挥发成有毒汞蒸气,通过呼吸进入人体,严重损害神经和肾脏系统。 若误吞,切忌催吐!应立即开窗通风,小心收集残留汞珠(戴手套用硬纸板),装入密封瓶并联系环保部门处理。皮肤接触需用大量清水冲洗。任何水银暴露都应立即就医! 只能说,这个有惊无险的病例,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生活中许多值得反思的角落。它警示我们,面对健康隐患,尤其是儿童意外伤害,切不可迷信“土方”而延误最佳救治时机。 如今科技的进步为生命健康提供了更精准的护航,但最坚固的第一道防线,永远是我们的风险意识和科学的处置态度。 或许是时候检查一下家里药箱的摆放位置,以及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毕竟,平安,容不得半点侥幸。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大家到下方评论区留言共同讨论。 聊聊孩子教育健康认知 信息来源: 陕视新闻2025.9.23|《近日,陕西西安。11岁的小明在家不慎咬碎了体温计,吞下了几滴水银,但家长听说“少量水银吃下去没事”,便只让孩子喝了牛奶,没做进一步检查。谁知水银竟悄悄“跑”进了阑尾》 文|沐琨 编辑|南风意史
“心太大!”西安一11岁男孩在家玩耍时咬破体温计,吞下少量水银。家长起初仅让其喝
南风意史册
2025-09-25 17:50:06
0
阅读:876
龙珍娥
误食少量水银只要没有破口本来就没事,喝牛奶没错,误入阑尾只是小概率事件
狂风
11岁了还去咬温度计,你就是不知道里面的水银有毒,你也该知道玻璃不能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