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自己也没有想到,跟着中国混,混来混去,自己也混了一个霸主。 巴基斯坦当

康安说历史 2025-09-26 17:44:35

巴基斯坦自己也没有想到,跟着中国混,混来混去,自己也混了一个霸主。 巴基斯坦当初跟着中国发展的时候,肯定没料到自己最后能成区域里的霸主。它就是踏踏实实地跟中国合作,一起搞建设、谋发展,从没主动去争什么 “老大” 位置。谁能想到,这份务实反倒让它在南亚闯出了新局面。 十几年前的巴基斯坦可不是这模样。那时的它深陷能源短缺泥潭,工厂经常因为停电停产,居民家里一到夏天就得靠蜡烛度日。 交通更是老大难,城市间的道路坑洼不平,偏远地区的农产品运不出去,经济增长几乎陷入停滞。更头疼的是外汇储备枯竭,75 年里竟 23 次向 IMF 求助,却总被附加各种地缘政治条件,钱没拿到多少还丢了主动权。 转折点出现在 2013 年。中国提出中巴经济走廊构想,巴基斯坦没多犹豫就接了手。双方把中国西部大开发和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绑在一起,从能源到交通一步步砸实项目。最先突破的是能源领域,17 个重大项目接连落地竣工。 塔尔煤矿这个被忽视多年的资源点被盘活,直接向工厂和家庭输送电力。±66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架起来后,总装机容量冲到 8904 兆瓦,近 180 亿美元投资真金白银解决了缺电难题。巴基斯坦人终于不用再为停电发愁,工厂机器也能 24 小时转起来了。 紧接着是交通网络的逆袭。总投资 67 亿美元的八个交通项目建成,888 公里现代化公路和高速公路串联起全国。喀喇昆仑公路的哈维连 - 塔科特段堪称奇迹,这条公路不仅路况精良,更成了商业动脉,把昔日的穷乡僻壤拽进了国家发展轨道。 拉合尔的橙线地铁跑起来后,市民出行时间直接减半。从红其拉甫山口到拉瓦尔品第的 820 公里光纤电缆更关键,让巴基斯坦第一次实现与中国的陆上数字连接,信息流通速度翻了好几倍。 更值得一提的是瓜达尔港的崛起。这个南濒阿拉伯海的港口被激活后,巴基斯坦一下子有了通往国际市场的便捷门户。 货物吞吐量逐年飙升,周边配套的产业园也陆续落地,不仅带动了当地就业,更让巴基斯坦成了南亚与中亚、中东的连接枢纽。 亚投行作为中巴合作的重要助力,已批准大量资金支持巴基斯坦基建,前外交秘书苏海尔・马哈茂德都直言,这种合作让巴基斯坦实实在在收获了发展机遇。 区域影响力的提升是水到渠成的事。以前的巴基斯坦在区域合作中总显得被动,如今却成了南亚互联互通的核心节点。各国货物借道巴基斯坦运输,能源管道跨境铺设,连周边国家都主动来谈合作。 这可不是靠武力争来的,而是靠实打实的基础设施和开放姿态赢来的。中国的技术和资本,配上巴基斯坦的区位和劳动力,这种互补效应在南亚找不出第二家。 巴基斯坦从没喊过 “称霸” 口号。它只是跟着中国一门心思搞建设,把合作成果落到民生实处。对比当年求告 IMF 的窘迫,现在的巴基斯坦不仅经济有了底气,外交上也更有话语权。 前外交秘书马哈茂德说的没错,中巴合作提供的是发展机遇,不是地缘控制。这种靠踏实合作拼出来的区域地位,比喊一万句 “老大” 都管用。 现在的巴基斯坦,早已不是那个靠借债度日的国家。它在南亚的分量越来越重,成了区域发展的 “引擎” 之一。这份 “霸主” 地位,是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果实,更是务实发展最生动的证明。

0 阅读:126

猜你喜欢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