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军方于9月25日正式宣告:俄空天军所谓的“空中优势”,在扎波罗热上空,已不复存在!其宣告的证据,就是当天凌晨被击落的一架正在执行空袭任务的苏-34战斗轰炸机。 这架价值数千万美元的“炸弹卡车”,是在今天凌晨4时左右,试图用制导航空炸弹偷袭扎波罗热市时,被人赃并获的。对乌克兰的防空部队而言,这已经不是一次偶然的伏击,而是一场等待已久的围猎。 先说说这架被打下来的苏 - 34 有多金贵。这玩意儿外号 "炸弹卡车",能挂一堆炸弹精准打击目标,单架价值最少 5000 万美元,多则 6000 万,换算成人民币得三四个亿,对俄军来说算是宝贝疙瘩了。可现在呢?变成了一堆烧黑的废铁,连带着没投出去的炸弹都成了 "人赃并获" 的证据。 更要命的是,俄军总共才生产了 140 架苏 - 34,打到现在已经损失了 31 架,快四分之一没了,摔一架就少一架,根本补不上来。以前俄军还能靠这玩意儿在扎波罗热随便炸,现在连自家宝贝战机都保不住,还谈什么空中优势? 有人可能会说,不就打下来一架飞机吗?别急,这事儿得往前捋,乌军这手围猎可不是临时起意,早从半年前就开始布局了。 大家都知道扎波罗热有欧洲最大的核电站,俄军 2022 年就占了这儿,还花大力气建了防空 "保护罩",摆了好多 S-300、"铠甲 - S1" 这些防空系统,自称坚不可摧。 结果今年 6 月 15 号,乌军玩了一手漂亮的无人机偷袭,直接把这层 "保护罩" 撕开了口子。他们用廉价的 FPV 无人机精准打俄军防空系统的雷达和火控模块,不炸整机专打要害,花小钱办大事,一下子就瘫痪了好几套贵重装备。 从那以后,乌军就跟拆积木似的,一块块拆俄军的防空网。克里米亚的 "铠甲 - S1"、顿涅茨克的 "山毛榉 - M3",连雷达系统都被端了不少,4 月的时候还创造过 12 小时摧毁三套 "山毛榉 - M3" 的纪录。 俄军被逼得没办法,只能从远东调防空系统过来填窟窿,实在没东西了就摆假模型充数,这哪还有点 "优势" 的样子?要知道防空系统是战机的 "护身符",现在护身符被拆光了,战机飞上 天不就是活靶子? 再看看俄军自己的本事,真是越来越差了。英国有个防务周刊报道说,俄空天军的电子战能力差得远,损失率是西方军队的 3.8 倍。简单说就是俄军战机飞上天,连对手的雷达信号都躲不开,很容易被锁定。 之前被打下来的苏 - 34 里,绝大多数都是执行轰炸任务时,被地面防空系统盯上的,根本不是空战打输的。 就拿这次被击落的苏 - 34 来说,它满载炸弹飞得慢,机动性差,乌军不管是用防空导弹还是 F-16 战机的导弹,都能轻松追上打下来。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 8 月底的那次大空袭,俄军一口气派了 582 个空中目标打扎波罗热,结果呢?被乌军拦下来 548 个,拦截率超过 94%。 500 多架无人机、几十枚导弹,大部分都成了烟花,只炸伤了 24 个老百姓,军事目标几乎没伤到。这要是搁以前,俄军的空袭哪会这么狼狈?那时乌军防空系统被打残了,俄军战机想来就来想炸就炸,现在反过来了,乌军能把俄军的空袭挡在门外,还能主动设伏打战机,这优势早就倒过来了。 俄军自己也知道底气不足,这次苏 - 34 被打下来,他们嘴硬说飞机安全返航了,可谁信啊?乌军都快把残骸照片晒出来了,这种自欺欺人的话也就是骗骗自己。 而且现在扎波罗热前线的俄军地面部队被抽去别的地方了,本来想靠空军补缺口,结果现在战机不敢随便飞,地面部队没了空中支援,更打不动了。 说到底,俄空天军的所谓 "空中优势",早就成了纸糊的老虎。从乌军一点点拆毁他们的防空网,到现在精准击落苏 - 34,每一步都是实实在在的战果。 31 架苏 - 34 的损失、94% 的拦截率、被拆得七零八落的防空系统,这些数据摆出来,谁还能说俄军在扎波罗热上空有优势? 9 月 25 日凌晨的那声爆炸,炸碎的不只是一架苏 - 34,更是俄军空中优势的神话。乌军这顿围猎打得漂亮,也打得实在,这可不是运气好,是人家一步步准备出来的结果。 往后俄军想再靠战机在扎波罗热耍威风,怕是没那么容易了,所谓的 "空中优势",早就是过去时了。
乌克兰军方于9月25日正式宣告:俄空天军所谓的“空中优势”,在扎波罗热上空,已不
云景史实记
2025-09-26 19:10:09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