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部回应是否在建第四艘航母!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有外媒报道称中国正在建设第四艘航母,且为核动力航母,请问发言人能否证实? 说起中国海军的航母发展,总让人觉得这事儿既刺激又靠谱。2024年9月25日下午,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直面外媒抛出的那个热门话题:中国是不是已经在搞第四艘航母了,而且还是核动力的那种。记者直球问能不能证实,张晓刚的答复很稳当,他说不掌握那些具体细节,但强调中国航母建设一直跟着国家安全需求和技术进步走。这话听着简单,却透着股子务实劲儿,不多说也不少说,正好堵住了那些爱猜的嘴。 中国海军从2012年辽宁舰服役开始,就一步步往航母强国迈进。辽宁舰是改装的苏联老货,山东舰是首艘国产常规动力航母,2022年福建舰下水,那可是电磁弹射的大家伙,排水量八万多吨,能带更多飞机出海。到2024年,第三艘航母福建舰的试航和海试都进行得有条不紊,外界就开始盯着第四艘了。外媒,尤其是美国海军学会网站和一些卫星分析机构,总爱放出消息,说大连船厂那边有动静,船体模块已经在组装,长度可能超三百米,宽八十一米左右,还带四条电磁弹射轨道。关键是,他们猜这是核动力,续航力几乎无限,能让舰载机群像美国福特级那样远洋撒欢。 转眼到2025年,这话题热度没降反升。2月份,美国之音和自由亚洲电台报道,卫星照片显示大连船厂有新工程启动,疑似004型航母的船台模块化组装。专家推测,这艘船排水量可能逼近十万吨,核反应堆原型已经在四川乐山建起来了,专为舰艇设计。海军政委袁华智在两会上也松口,说第四艘没技术瓶颈,核动力的事儿“很快会公布”。7月份,YouTube上一些军事频道放出视频,称船体组装进入尾声,四条弹射器布局跟福特级差不多,能搭载歼-35隐身机、KJ-600预警机,甚至利剑无人战机。8月份,又有分析说可能是混合动力,结合核和柴油,避免纯核的复杂性。 这些进展听着牛,但得说清楚,中国海军建航母不是为了跟谁比阔气,而是实打实的国家需要。亚太地区局势复杂,第一岛链那块儿,美国航母群天天晃荡,日本韩国也跟着添乱。中国要护住南海权益、台海稳定、远洋护航,就得有蓝水海军。常规动力航母像山东舰,油箱占地方,续航有限,出远门得带奶妈船补给。核动力不一样,反应堆一装,几个月不加油,舰载机起飞次数翻倍,战斗力直线上升。想想看,福建舰刚试飞完,歼-15T和歼-35就能常态化弹射,这对提升海空协同有多大帮助。 国际上,美国那边坐不住了。3月14日,美方直接点名,说中国在建跟美军吨位相当的核动力航母,国防部又回击,说纯属猜测。纽约时报7月报道,两艘中国航母一起穿越第一岛链,美日联合军演跟着紧咬。这反映出中美海军竞赛升级,美国有11艘核航母,中国到2025年才三艘在役,但差距在缩小。专家分析,中国没海外基地,航母重点护卫本土和近海,但核动力一上,能让舰队在印度洋或西太多转悠几天,威慑力自然不一样。俄罗斯那边,北约防空司令部24日拦截俄机,闹得挺凶,但中国航母新闻一出,焦点又转回亚太。 说到底,航母建设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2025年,中国造船完工量预计5100万载重吨,民营企业都掺和进来了,产业链齐全,从钢板到反应堆,全覆盖。两栖攻击舰也在跟进,075型003已经下水,未来航母编队会更均衡。外界爱炒作核动力,是因为这玩意儿门槛高,美国花了几十年才搞定福特级,中国从零起步,2019年就传出反应堆测试,现在原型曝光,进度超预期。但国防部一贯态度是,根据需求和技术走,不搞盲目攀比。毕竟,花钱建航母,得对老百姓负责,钱从哪儿来?工业产值世界第一,发电量占全球三分之一,这些硬实力才撑起军力。 第四艘航母的意义不止打仗。护航亚丁湾,去年中国舰队就救了上百艘商船,核动力一用,任务时间拉长,经济效益更高。环保角度,核能比烧油干净,符合碳中和目标。国际事件上,得严谨点,美媒总爱把中国海军说成威胁,但事实是中国没侵略历史,航母编队去哪儿都喊和平发展。像2025年香格里拉对话,中国防长强调合作,美国却推AUKUS联盟卖核潜艇给澳,这才是搅局。 到9月底,福建舰入列在即,大家期盼的那天真不会太远。第四艘的影子越来越清晰,大连船厂的卫星照一帧帧更新,军迷们刷屏讨论。国防部张晓刚继续主持记者会,回应台湾问题、维和行动,总保持那股子从容。说白了,中国海军这步棋,走得稳当有谱,不急不躁,就等着实力说话。未来几年,亚太海域会更热闹,但中国航母的出现,是为了守护自家门口,顺带帮全球贸易保驾护航。
坚决反对中国建造核动力航母?不打仗优点多多,一打仗全是缺点?伴随福建舰海试进程的
【54评论】【4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