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预感,郑州富士康这次真的要变天了! 不是因为工资高低,也不是因为加班多少,而是临时工比例竟超过50%,直接触碰法律红线。 2025年刚过半,劳工组织一份报告撕开这家“iPhone城”的真相。厂里常年有15万到20万人忙碌,但一半以上竟是临时工。中国《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白纸黑字写着:企业使用临时工不能超过总员工的10%。富士康这一脚油门,直接踩到法规的五倍以上。 流水线上的老张和我聊过,他说旺季一来,身边面孔换得比手机型号还快。临时工没社保、没加班费,被辞退连赔偿金都难拿到。这种用工方式,短期看是省了成本,长期却是把人心磨薄了。年轻人现在宁可送外卖也不愿进厂,不是吃不了苦,是寒了心。 制造业本是就业压舱石,但若总靠临时工撑产量,产业升级从何谈起?苹果手机卖向全球,生产线却卡在低质量用工的循环里。隔壁越南工厂时薪涨了三次,我们还在用“人海战术”打价格战。 报告里还有个细节:3月到9月高峰期,工人每天站立作业12小时以上。这倒不新鲜,新鲜的是连正式合同都成了“奢侈品”。有些中介甚至搞出“小时工套餐”,工人像零件一样被租用、更换。 说到底,企业要效率,工人要尊严,这本不该是对立面。日本丰田用年功序列制绑定员工忠诚度,德国工厂靠技术培训提升工人价值。而我们,似乎总在“廉价劳动力”的坑里打转。 今年高校毕业生预计1179万,制造业若能抓住机会,把临时工变成技术工,才是真正的突围。否则等到年轻人用脚投票,机器可补不上人心的缺口。
广东东莞,某公司发布了一张处罚通告,说某员工私自不加班,多次沟通还不配合,被记大
【16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