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特朗普一句专利药100%关税把全球市场砸醒。美股期货跌、亚太医药股跟

素鹤栖云 2025-09-27 17:54:49

9月27日,特朗普一句专利药100%关税把全球市场砸醒。美股期货跌、亚太医药股跟挫,澳大利亚CSL一度下探6年低点。看似突发,实则是美国优先剧本的新一幕。 这一次的关税政策并不是简单的贸易壁垒,而是直指高利润、高附加值的专利药品和品牌药。 美国政府明确要求,只有在美国本土生产或正在建设项目的企业才能例外,其他所有进口制药产品一律被征以重税。 其核心目的是通过赋予关税压力,把原本分布在全球的高端药品生产能力,吸引或逼迫回流美国本土,以带动美国制造业和就业市场。 这项政策一经宣布,直接导致国际医药巨头如欧洲诺和诺德、葛兰素史克,以及亚洲、日本等主要产业玩家市值大幅缩水。 以澳大利亚CSL为例,数年来积累的股价高点瞬间跌去,整个亚太地区的医药股均受到拖累。 企业要么选择自吞成本压缩利润,要么只能转嫁市场抬高药价,这对美国患者以及医保体系负担无疑都是新的压力。 美国医药市场本身高度依赖全球协作,创新药主力产能分布于欧洲、日本、亚洲,以及爱尔兰、新加坡这些成本更低的专业制造区域。 事实上,仅仅依靠美国本土供应,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美国80%以上的仿制药原料药需要进口,尽管这波关税并未波及仿制药,但对创新药和高端品牌药已然形成巨大挤压。 另外在美国本土设厂并达产,并不是半年一年的事,快则3年,慢则甚至要10年。 哪怕企业愿意大举投资美国,短期内美国患者势必会面对专利药涨价,部分品种甚至可能出现短缺。 中国药企出口美国,以仿制药和原料药为主,本土创新药刚开始出海,所以直接被关税波及面不大。 对创新药企来说,出海往往选择与美国本地企业合作、授权生产,类似“美国优先”这样的政策,短期内不会让中国企业损失太大市场,但长期不确定性显著提升。 随着美国对高技术、药品注册、数据合规的管控收紧,中国药企无论是自研创新药出口,还是国际合作获批难度明显增加,这对“走出去”布局全球市场和海外融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部分中国药企已经加快在欧美本地化注册、建厂,增强抗风险韧性,但是也在谋求多市场、多渠道的出海新方式。 从全球角度来看,特朗普的药品高关税政策其实是对全球产业链本地化趋势的再一次强化。 看上去似乎可以带动美国就业,拉升制造回流,可实际操作中,成本上升、供应链复杂、生产周期拉长,恐怕都会给美国本土医疗体系带来更高的价格风险。 欧洲、日本等经济体已经开始和美国谈判豁免关税,新兴市场如印度则希望借机扩大出口仿制药份额,但未来会不会被下一轮政策掣肘也未可知。 全球医药行业每一次的政策大调整,带来的从来不只是几家企业的股价波动,更会让行业洗牌进入新阶段。 资本市场趋于避险,投资人开始重新评估医药、医疗设备等各板块的组合和风险敞口。 多家分析机构警告,这种极端政策下一旦溢价全部转嫁患者,美国国内通胀压力或继续攀升,全球药品供应链的稳定性也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不仅仅是美国医药商业的博弈,更代表了产业政策全球化与本地化之间的新一轮拉锯战。 对于中国以及欧洲、日韩这些医药大国来说,也是一个考验创新能力与全球资源整合能力的阶段。 只有主动布局多元市场,用创新能力和合规实力提升国际话语权,才能在全球医药版图重塑的过程中赢得主动。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特朗普对专利药征收100%关税:全球医药市场震荡,中国药企影响有限》

0 阅读:6
素鹤栖云

素鹤栖云

素鹤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