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德韦杰夫:一旦战败,就用核弹攻击4个国家,让世界进入末日,将动用战略核武器针对乌克兰、德国、英国和美国进行打击,从而引发全球性毁灭。 梅德韦杰夫这番话听着吓人,实则就是嘴上喊得凶,根本不会真这么干,全是用来吓唬人的套路。 按俄罗斯官方公布的核威慑政策,核武器是最后没法子的选择,而且只有总统才有权力决定用不用核武器,梅德韦杰夫现在的职位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根本没这个决策权,他说的话顶多是放放狠话,做不了主。 2024 年 11 月,普京刚签署了新版的俄罗斯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里面明明白白写着,核武器是捍卫国家主权的最后手段,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用。 具体啥情况才能考虑用核武器,政策里也列得很清楚,比如别的国家对俄罗斯用核武器或者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或者用常规武器侵略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已经威胁到两国主权生存了,又或者收到可靠信息说敌方的弹道导弹、大规模空天武器已经发射过来了,再就是敌人攻击俄罗斯的关键军事设施,可能让核反击能力瘫痪的时候。 这里面根本没有 “战败就用核弹” 的说法,就算真到了所谓 “战败” 的地步,也得满足这些极端条件才行,不是随便就能动用的,而且俄罗斯一直强调,核政策是防御性质的,目的是威慑敌人不敢来犯,不是真要打核战争,连普京都多次说过,核武器是确保国家安全的最终手段,不会随便用。 再看谁有权力决定用核武器。这事儿在俄罗斯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不管是新版还是之前的核政策,都写着只有国家总统才能做出使用核武器的决定,相当于只有普京能拍板按下 “核按钮”。梅德韦杰夫现在的职位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这个职位根本没有动用核武器的决策权。 联邦安全会议主要是给总统提供安全方面的建议,副主席最多就是参与讨论,提提意见,最终拍板的还是总统。之前有美国官员就直接说过,梅德韦杰夫在俄罗斯的决策圈里 “不是个说了算的人”,这话其实点透了他的实际角色。 从梅德韦杰夫过往的表现也能看出来,他这些狠话就是说说而已。2025 年 7 月的时候,特朗普缩短停火谈判窗口,梅德韦杰夫就在社交平台上发狠话,还提到了苏联时期的 “死亡之手” 核自动反击系统,结果特朗普直接骂他是 “失败的前总统”,还派了两艘核潜艇到俄罗斯附近。 这时候梅德韦杰夫立马就沉默了,英文社交账号都停更了,只在俄语平台轻描淡写提了一句,跟之前的强硬态度完全不一样。而普京当时的回应很冷静,说 “对话才具建设性”,明显在给局势降温,跟梅德韦杰夫的激进言论形成了鲜明对比。还有一次,他说有国家准备给伊朗提供核弹头,引发轩然大波,后来又赶紧澄清俄罗斯不会这么做,因为俄罗斯是《核不扩散条约》的缔约国。这些事都能看出来,他的狠话更像是一种表态,不是真的要推动核打击。 更现实的是,真用战略核武器攻击乌克兰、德国、英国和美国,后果根本不是俄罗斯能承受的。这四个国家里,美国和英国本身就是核大国,肯定会发起核反击,到时候俄罗斯自己也得遭殃。而且五个核武器国家之前还一起发表过联合声明,明确说 “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都承诺不把核武器瞄准彼此或其他国家。俄罗斯作为缔约国,不可能真的打破这个共识。一旦引发核战争,不光是这几个国家,整个世界都会陷入毁灭,核冬天、辐射污染这些后果谁都承担不起,俄罗斯肯定清楚这一点,不会拿国家命运开玩笑。 还有个细节能说明问题,每次梅德韦杰夫放狠话之后,克里姆林宫的正式回应都不会跟着他的调子走。比如 2025 年 8 月那次核威胁言论后,俄罗斯外交部是通过宣布 “不再维持《中导条约》的自我限制” 来反击美国,根本没提他说的核打击那套,明显是在把话题拉回常规外交轨道。俄政治学者也分析过,梅德韦杰夫的激进言论虽然能在国内赢得一些民族主义者的支持,但克里姆林宫不会让他的话引发不可控的后果,必要时会直接干预降温。 所以说,梅德韦杰夫那些话就是典型的 “嘴上喊得凶”。俄罗斯的核政策把核武器限定在最后手段,决策权又只在总统手里,他一个副主席根本做不了主。再加上过往他放狠话后要么沉默要么澄清,而且真打核战争的后果谁都承受不起,这些都说明他就是在吓唬人,不会真的这么干。
梅德韦杰夫:一旦战败,就用核弹攻击4个国家,让世界进入末日,将动用战略核武器针对
花开半夏香
2025-09-28 10:10:05
0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