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强国”的称号,不能随便用,一用就被打出“原型”、 这三国家就是教训。 俄罗斯常年以 “全球第二军事强国” 自居,手握全球最多的核武器库,军费开支稳居世界前五,更凭借叙利亚战场的介入一度重塑地区影响力。开战前,俄军方高调宣称能以 “闪电战” 三天拿下乌克兰,结果打四年了,还没有完全胜利。 印度自封 “世界第二军事强国”,依托 14 亿人口基数和每年超 700 亿美元军费,疯狂采购全球先进装备:法国 “阵风” 战机、俄罗斯 S-400 防空系统、美国航母舰载机,俨然打造出 “万国牌” 武器库。莫迪政府更喊出 “称霸印度洋” 口号,频繁在边境挑事彰显存在感。 结果印巴空战,6比0的战绩,让全世界开眼,现在也稳当多了,低调了! 伊朗常年以 “中东军事标杆”“伊斯兰世界领袖” 自居,凭借自主研发的 “流星” 系列弹道导弹、“见证者” 无人机集群,宣称具备 “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威慑以色列全境” 的能力。其军方高调展示地下导弹基地、隐身战机模型,年均超 200 亿美元军费虽不及沙特,却标榜 “用技术优势弥补规模差距”,更以反美抗以的强硬姿态巩固地区话语权,甚至自诩 “战略判断力冠绝中东”。 以色列发动攻击,高层差点被团灭。被以色列的空军打得“不吱声”,领空成为以色列战机的自留地,来去自由。 从俄乌战场的僵持到印巴冲突的闹剧,再到伊朗战略误判后的被动挨打,这些国家的经历印证了一个道理。实战从不说谎:俄罗斯核武威慑撑不起常规战场,印度外购装备补不了工业短板,伊朗的战略短视与技术虚火。都说明标榜的 “大国人设” 在实战面前不堪一击。
“军事强国”的称号,不能随便用,一用就被打出“原型”、 这三国家就是教训。
达观君
2025-09-28 11:17:11
0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