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民党主席选举的节骨眼上,马英九干了件打破惯例的事。2025年7月国民党主席选举启动,6人登记参选,郑丽文、罗智强、郝龙斌、张亚中形成“四强格局”。马英九突然录视频力挺罗智强,成了唯一公开站边的前主席。 2025 年 7 月刚过中旬,国民党主席选举的氛围就已经热得发烫,原本报名阶段有 8 人意向参选,最后完成登记的剩下 6 人,其中郑丽文、罗智强、郝龙斌、张亚中四个人的支持率咬得最紧,被党内人士称为 “四强格局”。 这四人各有各的基本盘,郑丽文凭借 “深蓝” 立场和过往在媒体上的犀利表现,吸引了不少传统支持者;郝龙斌有家族政治背景加持,在地方派系里人脉深厚。 张亚中则一直以 “党内改革者” 自居,主打 “重塑国民党两岸论述” 的旗号;罗智强虽然没有显赫背景,但常年在社交媒体上活跃,贴近年轻选民,还曾多次公开为国民党发声辩护,积累了不少人气。就在大家都以为选举会按部就班进入政见辩论阶段时,马英九的一条视频直接打乱了节奏。 这条视频是马英九在自己的办公室录制的,时长不到 3 分钟,画面里他穿着深色西装,身后摆着国民党党旗和自己的书架。 视频里他没绕圈子,一开口就说 “这次主席选举,我认为罗智强同志是最合适的人选”,还具体提到罗智强在 “维护国民党形象”“贴近基层选民” 上的表现,说 “智强这几年跑遍台湾各县市,听过最基层的声音,知道党员真正需要什么,也懂怎么和年轻人沟通,这正是现在国民党最缺的”。 最后他还呼吁 “支持改革、希望国民党振作的党员,都能给智强一个机会”。视频一发布到国民党内部平台,不到两小时转发量就破了万,很快也被外界媒体转载,瞬间成了选举话题的焦点。 熟悉国民党惯例的人都知道,前主席在党内选举中大多会保持中立,就算有偏向也不会公开表态,顶多是私下场合提点几句。之前连战、吴伯雄等前主席,在后续的主席选举里都没公开支持过特定候选人,就是为了避免引发党内分裂,维持派系间的平衡。 马英九自己当主席时,也多次强调 “党内选举要公平竞争,前辈不应过度干预”,这次却亲自录视频力挺罗智强,完全打破了这个不成文的规矩。 有党内老党员接受采访时说 “这是近二十年来第一次有前主席这么直接地站边,以前就算有倾向,也会做得更隐晦,马前主席这次的做法,确实让人意外”。 马英九的表态很快引发了连锁反应。首先是其他候选人的团队反应不一,郑丽文的发言人只是淡淡地说 “尊重每位前辈的选择,我们还是会专注在政见上”,但私下里有支持者在社交媒体上质疑 “前主席公开站队,会不会影响选举公平”。 张亚中则在政见发布会上提到 “党内选举应该让党员自主选择,而非由前辈指定”,话里话外带着点不满;郝龙斌的团队没直接回应,只是加快了拜访地方派系大佬的节奏,显然是想通过巩固传统票仓来对冲马英九表态的影响。 更有意思的是党内基层的反应,支持罗智强的年轻党员特别兴奋,不少人在视频下面留言 “马前主席说得对,智强就是能带动国民党年轻化”,还自发组织了线上助选活动。 但也有部分中间派党员觉得 “这样公开站边不太好,容易让原本中立的人产生反感”,甚至有少数原本犹豫的党员,因为不满这种 “干预”,转而支持其他候选人。 还有政治评论员分析,马英九选择力挺罗智强,可能和两人过往的互动有关,罗智强早年曾在马英九办公室任职,后来也多次在公开场合维护马英九的政策,两人在两岸议题上的立场也比较接近,都主张 “维持两岸和平发展”,这种私人情谊和理念契合,或许是马英九打破惯例的重要原因。 目前距离投票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马英九的视频无疑给这场选举增加了更多变数。原本胶着的 “四强格局”,因为这波力挺可能会出现倾斜,但也可能引发反效果,让其他候选人的支持者联合起来。 不管最后结果如何,马英九这次打破惯例的做法,已经成了国民党主席选举史上的一个特殊案例,也让大家看到,在当前国民党寻求重塑形象的关键时期,党内的传统规则正在被重新审视,而每一个关键人物的选择,都可能影响整个党的未来走向。 局势走到这里,岛内政坛每一个动作都牵一发动全身,谁能笑到只能等2025年新一轮权力分配后揭晓。 信源:参考消息
在国民党主席选举的节骨眼上,马英九干了件打破惯例的事。2025年7月国民党主席选
烟雨评社
2025-09-28 14:43:08
0
阅读: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