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腊仅有8员大将,为啥却让梁山损失了70名好汉?原因很简单 方腊那八个人确实是硬

趣史小研究 2025-09-28 15:40:55

方腊仅有8员大将,为啥却让梁山损失了70名好汉?原因很简单 方腊那八个人确实是硬茬,但真正要了梁山好汉命的,远不止是战场上的刀枪。 先捋捋梁山自己的问题。大军南下,看起来还是那套豪华阵容,可实际上,队伍里少了两个最关键的“定海神针”。 第一个,就是“神医”安道全。打仗嘛,刀剑无眼,受伤是家常便饭。以前梁山好汉不管伤多重,只要还有一口气,安道全就能从阎王手里把人抢回来。可征方腊前,宋徽宗这个“艺术家皇帝”自己闹肚子,一道圣旨就把安道全调进宫里当了御医。这下可好,梁山军的战地医院直接关了门。 看最后战死的名单,好多人不是当场毙命的。比如“金枪手”徐宁,脖子上中了一箭,本来不是致命伤,结果毒气攻心,硬是拖死了;“双枪将”董平,左臂被砍,也是不治身亡。更别提林冲、杨志、穆弘这些猛人,仗打完了,人却在回来的路上病倒了,活活耗死在床榻上。要是安道全在,一杯解毒汤、几剂金疮药,这些人少说能救回一半。没了后勤神医,梁山等于在裸奔,受了伤只能听天由命。 第二个缺席的,是“入云龙”公孙胜。这位可是梁山唯一的“法师”,专治各种旁门左道。方腊手底下,偏偏就有这么几个会法术的狠角色,比如那个会飞刀的包道乙,还有会“神行太保”法术的郑彪。 公孙胜在的时候,管你什么妖魔鬼怪,他一摆八卦阵,一念咒语,对方的法术立马失灵。可征方腊之前,公孙胜看透了宋江的官迷心窍,说自己要回去侍奉师父,拍拍屁股走了。这下梁山可就惨了,“矮脚虎”王英和“一丈青”扈三娘夫妇,就是被郑彪的法术迷惑,然后一刀一个给砍了。没了公孙胜这个“技术顾问”,梁山好汉面对“魔法攻击”时,只能靠血肉之躯硬抗,这伤亡能不大吗? 再来看看双方的硬实力。梁山号称一百零八将,听着吓人,可真能打的,掰着指头都能数过来。除了卢俊义、五虎将、八骠骑、十大步军头领这二十来个核心战力,剩下的大部分都是什么酒店老板、铁匠、兽医,甚至还有小偷。这些人凑在一起,顺风仗还能跟着喊两嗓子,一到硬仗,跟炮灰没啥区别。 反观方腊,他手下虽然只有八员主将,但个个都是能独当一面的狠人。比如元帅石宝,一把劈风刀使得出神入化,连五虎将之首的关胜都占不到便宜,还轻松斩了“急先锋”索超。还有那个“南离大将军”王寅,一个人就干掉了“圣水将军”单廷圭和“神火将军”魏定国。更别提神箭手庞万春,一出场就射死了九纹龙史进。 梁山好汉,就像一个尖子班里掺了一堆差生,平均分自然就下来了。 以前打的仗,要么是对手太弱,要么是顺风顺水,这些“水货”将领还能混水摸鱼。可到了江南,面对的是一群玩命的亡命徒,那真是真刀真枪地检验实力,水货们自然第一个被清盘。 而且,江南的地形和气候,对这帮北方汉子来说简直就是噩梦。他们习惯了在北方平原上骑马冲锋,可江南是水网密布,到处是河流沼泽,骑兵根本施展不开。梁山最强的骑兵部队,到了这里直接废了一半。 更要命的是水土不服。北方人到了南方,湿热的气候、陌生的饮食,很容易生病。书里明确写了,张横、杨雄这些人都是路上病死的。战场上没倒下,却倒在了南方的“瘴气”里,这才是最憋屈的。 说到底,梁山好汉之所以败得这么惨,还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因:这是作者给他们安排好的结局。 《水浒传》的内核是什么?是一群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反抗腐朽朝廷的故事。可宋江偏偏要选择招安,替这个烂到骨子里的朝廷卖命。这本身就是一条悲剧之路。 所以,征方腊必须是一场惨烈的胜利。只有让这些英雄好汉血染疆场,用他们的牺牲来反衬朝廷的昏聩和无情,才能把“忠义”二字的讽刺意味推到极致。 他们不是败给了方腊,是败给了自己所效忠的那个朝廷,败给了那个时代的黑暗。 你看最后,活下来的宋江、卢俊义、李逵、花荣,哪个有好下场?还不是被高俅、蔡京那伙人用一杯毒酒、一根绳索给解决了。这才是整个故事最让人唏嘘的地方。 所以说,方腊那八员大将,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堆稻草。梁山好汉的覆灭,从他们接受招安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他们是一群走错了路的英雄,最终只能用一场惨烈的死亡,来完成自己的谢幕。

0 阅读:139

猜你喜欢

趣史小研究

趣史小研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