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总在彭德怀落难时说过一句公道话:我们最难走的路是他走的,我们最难打的仗是他打的,要讲艰苦卓绝没有人能比得上他。朱老总说的都是实在话。 说实话,彭德怀的遭遇是很多人绕不过去的一道坎。他不是被敌人击倒的,也不是在战场上败下阵来的,而是在和平年代里,被贴上了各种标签。 按理说,一个为国家出生入死的将军,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应当有一份起码的尊重和信任。但现实往往比理想要复杂得多。 他因为在庐山会议上直言不讳,批评了一些政策,结果被打成“反党分子”。从那以后,命运的齿轮开始逆转。 但这时候朱德出来说话了。他没有长篇大论,也没有激烈辩护,只是用了几句话,把彭德怀过去的付出、战功和牺牲说得明明白白。 这背后,是几十年并肩战斗的情谊,更是他对历史公正的坚持。如果换一个人来讲这句话,可能只是情绪表达,但朱德说出来,它就成了历史的注脚。 他是红军的总司令,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奠基者之一,说这句话不是空口讲道理,而是有资格、有见地、有责任地发声。 回看朱德和彭德怀的关系,不能简单归结为战友。他们是一路从井冈山、长征、抗战打过来的同志,是真正见过彼此在战场上拼命、在困境中坚持的人。 朱德说彭德怀走的是最难的路,打的是最难的仗,这不是溢美,而是历史的铁证。抗美援朝时期,彭德怀率领志愿军出国作战,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 他在极其不利的条件下,顶住了压力,取得了战略主动,这样的贡献,放在任何一个正常的历史评判体系中,都是不可忽视的重量级功绩。 但偏偏在和平年代,这些战功好像变得不值钱了。有人说他“固执”,有人说他“不懂政治”,还有人说他“过于刚直”。可问题是,正因为他敢说话、敢批评,才显得格外珍贵。 朱德之所以出面表达看法,正是因为他深知,如果连彭德怀这样的老战士都不能被公正对待,那这个队伍的根基就会出问题。朱德的这句话,不只是对彭德怀的肯定,其实也是对整个历史风向的一种提醒。 从个人角度讲,我一直觉得,历史最值得敬畏的地方,就是它不应该选择性记忆。彭德怀在前线吃过的苦、流过的血,是实打实的;他在国家建设初期提出的问题,是有远见的;他对士兵的关心、对纪律的坚持,是有口皆碑的。 这些事实,不该因为一场政治运动就被一笔带过。朱德在那个时候说出这样的话,是需要勇气的。 很多人选择明哲保身,但朱德没有。他可能知道,这句话说出来不会改变什么,但他仍然要说。他要为自己的战友说一句公道话,也要为历史留一个清白的注脚。 这句话其实也反映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如何看待“功过”。一个人有功有过是正常的,但不能因为他有过,就抹杀他的全部功劳。 彭德怀固然在某些方面过于刚直,不够圆滑,但这并不妨碍他是一位忠诚、负责、有担当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今天再读朱德这句话,我觉得它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现实的提醒。在纷繁复杂的局势中,说一句实话并不容易,尤其是当实话与主流意见相悖时。 而当这句实话来自一位德高望重的元帅,它就更像是一种坚守。坚守事实,坚守人品,坚守历史的底线。 素材来源:纪念彭德怀诞辰126周年|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2024-10-24 15:16·中国军网
志愿军的王牌军长,基本上都是中将军衔,只有一人是少将,他是谁“1950年11月
【10评论】【2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