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主席候选人郑丽文,怒斥:“民进党是最大的仇恨、谎言制造机”,打着 “爱台湾” 旗号却撕裂社会,将台湾社会搅得只剩立场、没有是非,怒轰“民进党不倒,台湾不会好!”有勇气!有魄力,喊的好,完全正确! 最近台湾政坛因为国民党主席选举热闹起来,其中郑丽文在竞选活动里的一番话,直接把矛头对准民进党,听得不少台湾民众直呼 “说出了心里话”。 郑丽文的政治路,简直像坐过山车。当年,她是民进党力捧的发言人,一度自称“台独”铁粉,对那套理念深信不疑,可时间一长,她嗅出了不对劲,发现“台独”里头藏着欺骗。这让她开始琢磨,自己信奉的究竟是什么。 她站在台北市的竞选造势台上,手里攥着话筒,声音比平时高了几分,一句 “民进党是最大的仇恨、谎言制造机” 刚出口,台下就响起成片的掌声,连路过的行人都停下脚步往这边看。 郑丽文提到民进党 “打着‘爱台湾’旗号却撕裂社会”,这话不是空口说的。就拿去年台湾地区的 “公投” 议题来说,民进党为了拉选票,把原本单纯的民生议题跟 “统独” 绑定,只要有人对政策提出不同意见,就被扣上 “不爱台湾” 的帽子。 有位台南的老农只是建议调整农产品进口政策,就被民进党籍的议员在议会上指责 “帮大陆说话”,最后连自家果园的销路都受了影响。 还有台北市的社区改造项目,因为部分居民对规划有异议,民进党又开始炒作 “地域对立”,把支持改造和反对改造的居民分成两派,到最后项目搁置了大半年,居民们的矛盾却越来越深。 现在台湾社会里 “只剩立场、没有是非” 的情况也越来越明显。前阵子台湾高校里举办一场关于两岸经济合作的研讨会,有学生提到大陆市场对台湾青年创业的帮助,结果马上就有民进党背景的学生团体出来抗议,说研讨会 “有统战倾向”,还在校园里贴满标语,连主讲教授都受到了骚扰。 更让人无奈的是,台湾的公共政策讨论也越来越偏离本质,比如讨论能源政策,本该关注核电安全、绿电成本这些实际问题,可民进党却总把话题引到 “是否依赖大陆能源” 上,到最后政策没定下来,反而让民众分成了 “挺核” 和 “反核” 两派,互相攻击不休。 郑丽文怒轰 “民进党不倒,台湾不会好”,这话背后是台湾民众实实在在的生活困境。就说青年就业吧,台湾去年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起薪还不到 3 万台币,比十年前只涨了 1000 多台币,可台北市的房租却涨了近 50%。 不少刚毕业的年轻人只能挤在月租 1 万台币的小单间里,连吃顿外卖都要犹豫半天。而民进党在竞选时承诺的 “青年创业补贴”,到现在能真正拿到手的人还不到 10%,很多申请流程复杂得让人望而却步。 还有物价问题,台湾的鸡蛋价格去年一度涨到每台斤 80 台币,比疫情前翻了一倍,民进党一开始说是 “气候原因”,后来又说是 “大陆限制出口”,可到最后也没拿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只能让民众自己承受物价上涨的压力。 更让人不满的是民进党制造的 “信息茧房”,他们控制着台湾不少媒体,每天都在传播关于大陆的负面消息,把正常的两岸交流抹黑成 “渗透”。 有位在厦门工作的台湾青年,只是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工作日常,就被台湾的媒体攻击 “背叛台湾”,连家人在台湾都受到了邻居的指指点点。这种刻意制造的对立,让很多想促进两岸交流的人都不敢出声,生怕被贴上 “不爱国” 的标签。 郑丽文这番怒斥之所以能引起共鸣,就是因为她说出了很多台湾民众压抑已久的感受。现在台湾社会需要的不是无休止的立场之争,而是能解决民生问题的实际行动,不是刻意制造的仇恨和谎言,而是开放包容的讨论氛围。 她敢于在竞选场合说出这些话,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得承认这份勇气和魄力确实难得,也难怪会有那么多人觉得 “喊的好,完全正确”。毕竟对普通民众来说,谁能让日子过得更好,谁能让社会更和谐,才是最实在的评判标准。 “九二共识”的核心意涵不是无中生有,它是两岸双方对客观事实和现状的共同确认,是两岸双方授权认可的。坚持这一核心意涵,两岸关系就可破浪前行,不会迷航。 信源:海峡新干线
国民党主席候选人郑丽文,怒斥:“民进党是最大的仇恨、谎言制造机”,打着“爱台湾
烟雨评社
2025-09-29 10:43:34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