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世界上最没用的,就是第二大海军!很多人以为,中国海军疯狂“下饺子”,只是为了区域拒止。错了,当总吨位超越美国的那一刻,它的唯一使命,就是把所有干涉台湾问题的外国舰队,从世界第一,打成“最没用的”。 说起中国海军,大家常觉得它就是为了周边防御,其实远不止这样。总吨位数据摆在那,中国海军现在约285万吨,美国416万吨,但这个差距在快速缩小。到2030年,中国可能突破350万吨,美国则可能降到340万吨左右。这种逆转不是靠嘴说,而是造船厂的实际产能决定的。美国海军正赶上大批舰艇服役周期到期,未来几年有超过100万吨的军舰要退役,可它的造船业产能跟不上,空心化问题严重。没有工业支撑,海军就成了空架子。 过去五百年,海权大国像英国和美国,通常是海强陆弱类型。中国不一样,它同时有顶级陆军和远洋海军,形成海陆双强格局。这种结构在历史上没见过。当这支军队在家门口为台湾这种核心利益打仗时,外来舰队得算笔账:用一条补给线长达上万公里的衰退舰队,去挑战本土作战的工业大国?答案明显。中国海军舰艇数从2014年起就超过美国,现在约370艘,美国290艘。到2025年,中国预计395艘,2030年435艘,美国则降到285艘和290艘。中国船厂产量巨大,推动扩张,美国却在退役高峰期补不上缺口。 马汉的理论在这里适用,他强调海权靠决战和贸易控制。中国海军增长正契合这点,吨位逆转时,会让任何干涉力量面临数学难题。中国视台湾为核心利益,外部介入就得面对本土优势和短补给线。工业产能全开,中国海军以逸待劳,对手长途跋涉维持后勤,难度大增。船厂的龙门吊和焊接工作体现出这种支撑力。美国五角大楼也承认,中国海军在快速追赶,总吨位差距缩小会改变区域平衡。 中国海军继续现代化,增加潜艇和航母,到2030年吨位预计超200万吨,超过美国。在台湾周边,中国加强演习,如舰艇编队巡航和实弹射击,展示能力。同时开发全球基地,支持远海行动。这些举措影响区域动态,外部国家评估介入成本,中国舰队布阵强化本土防御。2025年,中国海军已达399000吨左右,舰艇数领先,预计到2030年达435艘,美国舰队缩减到290艘。中国船厂订单占全球60%以上,推动军民两用船只增长。 马汉理论影响一战和二战海军策略,如德国建公海舰队,日本在日俄战争中用决战思路。但技术进步如潜艇和航母改变了海战形式。中国海军崛起体现海权重要性,吨位主导时,第二位舰队在干涉中会显无力,正如马汉所说,海洋控制决定国家命运。中国参考马汉原则,发展远洋舰队和贸易保护。中国海军增长让他的观点在现代语境中重现,强调工业和吨位在海权竞争中的作用。
中国在解放台湾的战争中,美国一定会插手,而中国的这场收复台湾的战争中,不可能向朝
【82评论】【68点赞】
爱着谁
但愿能烧了白金汉宫和罗浮宫,一洗圆明园之耻
甜咸豆腐脑 回复 09-30 02:34
你的观念是错的,宫殿又没有犯错,把这两族无害化处理就行了[滑稽笑][滑稽笑][滑稽笑]
蒲公英 回复 09-30 01:44
何以报德
用户10xxx29
他们有日本韩国等盟友,他们的造船能力也不差。还是要清醒点
战争2013
海军现在最缺乏是海外基地,基地可以保证海军的持续战斗力,让中国力量可以随时出现。
一棵树的故事
美国军舰的退役是封存,随时可以再使用的。
Lucifer 回复 09-30 03:41
老爷舰只能当靶子,时代不一样了。
笨笨
文章里数据颠三倒四,2030年海军多少吨位?
用户10xxx96 回复 09-30 02:37
前面不是说了吗,到2030年中国可能突破350万吨,美国可能降到340万吨,你是怎么看文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