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下午,“牢记嘱托担使命奋勇争先建新功”第三届“理响晋安”宣讲暨微党课比赛决赛现场,聚光灯下,从福州市晋安区63组选手中脱颖而出的15组选手,站上舞台,角逐最佳宣讲员和优秀宣讲员。
“大家说,这样的变化,值不值得一句‘晋老丫好’?”
“还记得当年学校喝水只能靠两口水井,碰到连续停水时,我们老师轮流挑着扁担去两里外打水,就为了让孩子们喝上水……”
结合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一位位宣讲员将宏观叙事、党的理论具象为可知可感、生动鲜活的身边故事,以小故事碰撞出理论的火花,为“奋勇争先再上台阶”写下鲜活注脚。
比赛现场,选手们各展风采
精心呈现小故事折射大时代
晋安区始终牢记“从田野走向世界”的嘱托,奋力谱写从郊到城华丽嬗变的壮丽篇章,正向着高品质现代化中心城区的宏伟蓝图砥砺奋进。
如何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的宏伟蓝图转化为晋安干部群众的共识和行动?这场理论宣讲大赛成为晋安区凝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思想力量的破题之举,更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欢庆国庆、喜迎建区30周年的献礼之作。
聚光灯下,一位位宣讲员饱含深情、娓娓道来,从“站城融合”里的老城新韵,到城市管理的“绣花功夫”;从宦溪少年民族乐团的音乐梦想,到北峰乡村全面振兴壮美画卷;从烟火日常背后的检察温度,到母女教师的执教接力,一个个故事传递出晋安蓬勃发展的时代脉动。
比赛由中共福建省委讲师团指导,中共福州市晋安区委宣传部、中共福州市晋安区委组织部联合主办。主办方设置了新时代堡垒工程、高质量发展、温暖晋安、山水城区建设、平安晋安五大赛道,全方位展现建区三十年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就。
“此次活动是晋安区深化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举措,用小切口呈现大主题,以小故事折射大时代,展现了新时代晋安党员干部奋勇争先的精神面貌。”主办方表示。
创新表达理论宣讲“活”起来
决赛的圆满举行,不仅在于内容的精心筛选,更在于表达形式的突破与创新。
宣讲员们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相结合,灵活运用“理论+故事”“理论+文艺”“理论+影像”等多种模式,摒弃空洞的说教,将自己作为见证者、亲历者,为现场观众呈现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宣讲员郑诗瑾、吴天梅母女联袂上台,讲述30多年的教育接力,见证晋安教育事业破茧蝶变。宣讲员齐媛聚焦城市更新,展现从旧屋到现代化宜居社区的蝶变。宣讲员黄垒以北峰山区的萝卜地为切入点,描绘一幅北峰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画卷。
选手们采取音画等多种表现形式,将晋安区在文化传承、民生事业、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的成果“可视化”呈现在观众面前。“宦溪少年民族乐团”的音乐梦想在宣讲员谢洁怡的讲述与屏幕上的民乐演奏中交织,让理论宣讲充满了艺术的感染力,“让每个孩子,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在时代的五线谱上,自信奏响属于自己的最强音!”铿锵有力的结尾,伴随着少年民族乐团的歌声,传递出直击人心的力量,令在场观众无不动容。
一条山路、一张“家床”、一句“晋老丫好”,宣讲员夏敏用“三个一”勾勒晋安养老的温暖场景;一刀一木,刻出晋安纹路,文化传承的故事通过宣讲员林露佳、全雅冉的讲述栩栩如生;环南公园里全年无休的“城市管理驿站”、台风天里闻令而动的“城管蓝”、便民疏导点里菜摊李大姐的笑颜……宣讲员池奔《于细微处绣真心》诠释“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的理念。
宣讲员王思淼《“熹引力”,前“晋”力》挖掘朱熹在晋安留下的文化印记,探索蕴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治理智慧,以及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应用。
一位现场观众表示:“走心又接地气,宣讲员讲述身边变化、分享亲身感悟,还和我们互动交流,让我很有代入感。”
以赛促学吹响奋斗号角
讲师团代表聆听宣讲
经过激烈角逐,诞生了祝子卿等5名最佳宣讲员,王思淼等10名优秀宣讲员。
比赛现场,晋安区21支业余讲师团代表全程聆听。一位业余讲师团成员表示:“我要从优秀宣讲员身上汲取力量,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合在故事里,多说家常话、百姓话,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本次比赛通过以赛代训、以赛促学的方式,不断提升宣讲员深化理论学习、升华实践思考、锤炼表达能力,着力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理论功底实、表达能力强的宣讲员队伍。
比赛结束后,十五强选手将组建宣讲小分队“送教上门”,深入晋安的社区、农村、园区、企业和学校开展主题宣讲。未来,这些理论火种将在晋安这片沃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我们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理论自信,深耕宣讲一线,把思想讲鲜活,把理论讲透彻,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伟力,让思想之花结出实践之果。”正如宣讲员祝子卿所言,在思想之光的指引下,更多晋安儿女正紧扣“奋勇争先、再上台阶”要求,以拼搏创新的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晋安实践中挺膺担当。(文/图晋安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