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党员数量公布,朱立伦尴尬了;洪秀柱对支持谁表态,不简单 国民党主席选举眼下变得不再只是党内的“家务事”。随着新一轮党员数据抖了出来,加上前主席洪秀柱那一番耐人寻味的表态,局势一下子紧张起来。 岛内蓝营内部本就山雨欲来,这下子,连国际舆论都投来了“聚光灯”。 有媒体直言,国民党的凝聚力正经历新一轮考验,朱立伦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而洪秀柱扔下的“支持标准”又让局势扑朔迷离。透过这场选举乱局,不只看到岛内政治的风向转变,连两岸关系的走向也多了不少悬念。 33万,这个数字一出,国民党内部不少人都傻了眼。曾经这个党号称百万大军,如今公布的有效党员数只有33万出头,比三年前又少了近四万人,创下二十多年来的新低。 尤其让人尴尬的是,朱立伦去年喊出“同舟计划”,本想靠着吸纳新血让党更有活力,结果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原计划要拉进6万人,反倒加速了流失,计划没成反成了笑柄。 党内不少声音猜测,这一波流失,有的可能只是数据清理,也有不少是真的撑不下去选择离开。 特别是年轻人,面对郝龙斌等老面孔重新活跃,直接用脚投票,纷纷转向民众党或者干脆冷眼旁观。 这股风气如果持续下去,国民党的基层基础等于被掏空,不光选票保不住,连话语权也会越来越弱。更现实的是,这种下滑直接影响到党在两岸议题上的“分量”,毕竟没人会听一个边缘化政党的意见。 朱立伦的难堪远不止于此。党员数量下滑只是表面,真正让他骑虎难下的,是党内协调一团乱麻。辩论会本该是党内团结的机会,结果因为朱立伦动作慢,被候选人公开批评。 临时推出8场政见会,本想补救,郝龙斌却公开唱反调,党内场面一度失控。张亚中等人更是直接质疑朱立伦的调度能力,让主席权威大打折扣。 党内路线之争也被彻底摆上台面,老派的“亲美”路线和主打“两岸对话”的派系互不买账,中间派选民自然跟着摇摆不定。 对比年轻选民的反馈,他们对73岁的郝龙斌突然成了热门人选,表现出明显的无感甚至反感。 坊间调侃,如果真让老将重新掌舵,恐怕退党潮会一波接一波。朱立伦如果拿不出新办法,国民党的边缘化可能连“急诊室”都救不回来。 就在大家把目光都盯在朱立伦身上时,洪秀柱的表态又扔进了一颗“深水炸弹”。 她直接说支持“坚守九二共识、谋求统一”的候选人,虽然没明说支持谁,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张亚中最符合她的口味。 洪秀柱历来以“深蓝”自居,她的表态对“急统”这拨人影响很大。有意思的是,郑丽文等其他候选人却在两岸路线上显得模棱两可,党内路线分歧由此被进一步放大。 如果洪秀柱真的公开力挺张亚中,党内“亲陆”派和“本土”派的矛盾将被推到台前。这种分化不止搅乱了选情,还会影响到外部对台海局势的判断。 美国这些年对台湾内部动向看的很紧,国民党如果太过偏向“急统”,必然会让美国重新评估对台政策。岛内“抗中保台”的民粹情绪正热,国民党想在其中杀出一条路,难度可想而知。 其实,国民党这场“自曝家丑”并非偶然。早年间的辉煌和如今的尴尬形成鲜明反差。 曾经百万党员,风光无限;而现在,年轻人不买账,老人唱老歌,党内“你方唱罢我登场”,整体士气低落。国际社会也关注着国民党会不会再次走到十字路口,毕竟两岸关系一向牵一发而动全身。 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对话的原则,但岛内蓝营如果自己都说不清方向,恐怕很难在两岸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 对比历史,国民党当年正是靠着灵活务实才有了存在感,而如今如果只剩下路线之争和内部消耗,难免让人感慨“盛极而衰”。 如今距离10月18日投票只剩下最后冲刺时间。党员数量的下滑和洪秀柱的立场,已经把国民党的认同危机摆在了台面上。 如果无法在年轻化和两岸路线之间找到平衡,国民党很难逆转颓势。岛内政坛风向未定,但国民党这艘老船,如果不换新帆,恐怕很快就要彻底被历史的浪潮拍在沙滩上。 参考资料:国民党主席选举已选边站?洪秀柱驳斥:迄今并没有支持任何特定人选 2025-09-28 17:53·台海网
国民党面临生存问题连胜文:朱立伦每天都在算计去哪里筹钱国民党副主席连胜文今
【3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