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现在可能已经到了较量的关键“决赛阶段”。眼下中国面临的最大麻烦,可能就是美

繁梦间 2025-09-29 20:38:36

中美现在可能已经到了较量的关键 “决赛阶段”。眼下中国面临的最大麻烦,可能就是美国的两个招数,先是想搞经济收割,要是这招没成功,说不定还会冒险动起战争的念头。美国想要把中国经济搅乱,就像当年收割苏联那样,给美元续上一口气。可中国跟苏联不一样,也不是印度,这场较量最后会咋样,或许跟美国心里想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很多人觉得,中美之间正在上演一场决定世界命运的“总决赛”,这不仅仅是贸易或者科技上的摩擦,而是牵动两国国运的根本较量,比的是谁的耐力更足、战略更稳、看得更远。 但如果以为这只是一场简单的攻防战,那就把问题想简单了,美国一些人脑海里可能还装着一套老剧本,就是那个曾经成功“收割”苏联的剧本,他们想在中国身上再演一遍。 这套剧本的核心,就是制造经济动荡,为自己日益虚弱的美元霸权“输血”,然而他们面对的中国,跟当年的苏联,或者任何一个他们曾经得手过的对手,都完全不是一回事。 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经济的底盘,美国的经济体系,可以说漂浮在金融霸权和高达33万亿美元的国债之上,而中国的根,则深深扎在实体工业的土壤里。 这里有全球独一份的、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小到一颗螺丝,大到航空母舰,都能自己造,这种能力,让所谓的贸易壁垒和技术封锁,效果大打折扣,面对关税,中国的出口反而增长,顺差甚至扩大了。 更何况中国还有14亿人构成的庞大内需市场,这是任何外部冲击都难以撼动的“压舱石”。 这种韧性,与当年外汇收入严重依赖卖石油的苏联,有着天壤之别,美国曾联合沙特压低油价,一招就重创了苏联的经济命脉。 在金融战场上,中国也早已建起了厚厚的防火墙,2004年高盛利用金融衍生品让中航油栽了个大跟头,但到了2023年,类似的资本操作想在猪肉市场上兴风作浪,就没能得逞。 近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加上审慎的资本管制,让外部势力很难撬动中国的金融稳定。 再看双方手里的战略牌。美国依然挥舞着军事威慑和技术封锁这两根大棒,军舰在台海和南海执行着所谓的“自由航行”,对华为、中兴等企业进行芯片封锁。 但这些老办法的效力正在递减。中国的军事现代化成果,东风导弹、歼-20、国产航母已经形成了不容小觑的威慑力,美国的盟友们也开始盘算自己的小九九,不再是铁板一块。 反观中国,手里握着一些非对称的牌,比如稀土这类关键战略资源的控制权,就让它有了反制的能力,同时,“一带一路”倡议正在编织一个全新的、多元化的国际贸易网络,朋友圈越来越大,通往东盟、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的路也越走越宽。 美国的科技封锁,确实给中国带来了阵痛,但也倒逼着中国在半导体、5G、人工智能等领域加速自主创新,硬生生把短板变成了潜力板。 一场持久的较量,最终比拼的还是内部的凝聚力,美国社会内部的撕裂、政治的极化,正在不断消耗着它的国力,呈现出一种“外强中干”的疲态。 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是,超过九成的美国民众反对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民意是根绳索,极大地限制了政府的冒险空间,毕竟一旦全球供应链断裂,对高度依赖全球化的美国经济来说,打击将是致命的。 而中国的政治体制则保证了政策的长期稳定性和强大的执行力,能够着眼于长远发展,快速调整国家战略来应对挑战,此消彼长之下,时间的天平,似乎正悄悄地发生倾斜。 美国想用一个过时的历史剧本,去套一个全新的现实,这本身就是一种战略误判,单极霸权的时代正在落幕,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未来的世界,不再是谁“收割”谁的零和游戏,更好的选择,是美国学会适应一个多极化的新格局,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与一个不断崛起的中国,找到和平共存的道路。 以上信息来源于环球网 美国的目标是中国最好像苏联一样崩溃、解体

0 阅读:38

猜你喜欢

繁梦间

繁梦间

不被定义,庆幸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