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关系学者相蓝欣日前在新加坡智库举行的讲座中围绕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作出三个

春风拂柳画中行 2025-09-30 01:38:56

中国国际关系学者相蓝欣日前在新加坡智库举行的讲座中围绕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作出三个判断:其一,“特朗普2.0”在 “兵援台湾” 上已回归 “战略模糊”,“特朗普因素”有利中美在台湾问题上达成协议。其二,特朗普短期内可能对中美关系造成重大冲击,中长期则可能为中美解决争端提供真正机会。其三,中美或达成 “第四份联合公报”,设想美国明确反对 “台独”、中国承诺不使用 “武统” 选项,以降低台海开战风险。 从现实视角看,相蓝欣的判断有一定合理之处:一方面,他准确把握了特朗普的 “交易型” 特质 —— 不同于拜登政府对意识形态的强调,特朗普更倾向以利益交换推动外交,这确实为中美绕开意识形态分歧、聚焦具体议题对话提供了某种可能性;另一方面,他提及中国对特朗普谈判风格的应对经验,也符合中美过往互动的事实,为后续应对提供了参考。 但该观点亦存在明显偏差:首先,忽视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核心立场。中国从未承诺放弃使用武力选项,“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是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底线,针对的是 “台独” 分裂势力与外部干涉,这一立场绝无妥协空间。 其次,高估特朗普政策的稳定性与协议的可靠性。特朗普执政风格反复无常,其 “战略模糊” 本质仍是 “以台制华”,目的是将台湾作为牵制中国的筹码,而非真心维护台海和平;即便短期达成某种共识,也可能因特朗普的 “利益优先” 逻辑随时变卦,缺乏长期约束力。 最后,对 “战略模糊” 的本质认知不足。美国的 “战略模糊” 从未放弃对台 “隐性支持”,此前特朗普政府的对台动作(如售台武器、提升美台互动层级)、最近的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谬论皆已证明,其 “模糊” 是为灵活调整对台策略,而非真正推动两岸和平,寄望于此达成涉台协议,恐低估美国的战略算计。 归根结底,台海问题的核心是中国内政,中美涉台互动的基础必须是美国尊重一个中国原则,明确表态不支持 “台独”甚至“反对台独”。相蓝欣的判断虽为中美关系研究提供了视角,但特朗普政府的不确定性,使得所谓 “中长期机会” 充满风险,中国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与实力,才是台海和平的根本保障。

0 阅读:64
春风拂柳画中行

春风拂柳画中行

春风拂柳画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