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一架以色列无人机直接炸了巴基斯坦停靠在也门港口的天然气货轮。

烟雨评社 2025-09-30 09:43:45

9 月 27 日,一架以色列无人机直接炸了巴基斯坦停靠在也门港口的天然气货轮。 9 月 27 日,也门拉斯伊萨港的平静被一声巨响彻底打破,以色列无人机突然对停靠在此的一艘巴基斯坦天然气货轮发动袭击,精准击中船上的液化石油气储罐,瞬间燃起的大火几乎吞噬了半个船体,这场突如其来的袭击不仅让 27 名船员陷入险境,更让本就紧张的红海航运局势再添变数。 涉事的是一艘液化石油气运输船,当时正按计划在拉斯伊萨港进行停靠作业,这个港口长期由胡塞武装控制,是红海沿岸的重要能源转运点。 根据巴基斯坦内政部长穆赫辛・纳克维后来披露的细节,无人机袭击发生得毫无征兆,船员们只看到空中闪过一个快速移动的黑影,紧接着储罐就发生了剧烈爆炸,黑色浓烟直冲云霄,火焰温度高得能烤化远处的金属护栏。 万幸的是船员们训练有素,迅速启动灭火预案,拿着消防设备在浓烟中奋战数小时,才总算控制住火势,没让整艘船变成 “漂浮的炸弹”。 可危机并没有就此结束。就在船员们扑灭余火、惊魂未定的时候,胡塞武装的快艇突然从港口各个方向围了过来,武装人员登船后直接将 27 名船员全部扣为人质。 这艘货轮上的船员构成相当多元,24 名是巴基斯坦籍,还有 2 名斯里兰卡人和 1 名尼泊尔人,船长也是巴基斯坦人,在被扣期间一直尽力稳定大家的情绪,反复强调 “保持冷静才能等待救援”。 船员家属后来回忆,当天下午突然失去与亲人的联系,直到巴基斯坦外交部打来电话通报情况,整个家庭瞬间陷入焦虑。 巴基斯坦政府很快启动了紧急救援机制。外交部第一时间联系也门相关部门,建立 24 小时沟通渠道,同时让驻阿曼大使牵头协调多方力量。 沙特的安全机构也加入进来,毕竟红海航运安全与沙特的能源出口利益紧密相关,而巴基斯坦与沙特本就有深度合作,沙特每年会给巴基斯坦 50 亿美元能源援助,巴基斯坦则开放瓜达尔港供沙特使用,这种盟友关系让救援行动推进得更顺利。 经过多方昼夜斡旋,胡塞武装最终同意释放船只和船员,当货轮驶离也门海域时,24 名巴基斯坦籍船员全都安全无恙,只是每个人脸上都带着连日紧绷后的疲惫。 这起袭击并非孤立事件,背后是巴以冲突外溢的典型表现。自加沙战事爆发以来,胡塞武装以 “声援巴勒斯坦” 为由频繁袭击红海商船,以色列则针对性打击胡塞武装控制的目标,拉斯伊萨港作为重要枢纽,早已成了双方对抗的潜在热点。 以色列此前就有无人机袭击商船的记录,今年 5 月曾在国际水域袭击向加沙运送援助物资的船只,只是这次目标换成了巴基斯坦货轮,让冲突范围进一步扩大。 对全球航运来说,这事无疑给本就脆弱的红海通道又敲了一记警钟。红海连接亚非欧三大洲,全球 12% 的贸易总量和 30% 的集装箱运输都要经过这里,中东的石油和天然气也多通过此航道运往欧洲。 受此前局势影响,红海区域的船舶保险费用已经比普通航线高 3-5 倍,不少船公司甚至暂停了相关订舱业务。这次袭击后,更多船东开始考虑绕航好望角,虽然会多走上万公里航程、增加不少成本,但在安全风险面前只能做出妥协。 巴基斯坦官方目前还没透露货轮的后续航向,也没明确是否会对以色列采取进一步外交行动,但这次事件已经凸显了海外公民保护和航运安全的双重挑战。 27 名船员的平安归来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可红海海域的紧张局势还在持续,这场由无人机引发的风波,不过是中东地缘博弈大棋局中的又一个缩影。 当中东地区陷入更广泛的冲突漩涡时,真正的受害者永远是普通民众。无论是加沙的巴勒斯坦人、黎巴嫩的平民,还是以色列和也门的普通百姓,都将在这场无休止的暴力循环中付出惨重代价。 信源:海事服务网CNSS

0 阅读:16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