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首次!巴基斯坦正式宣布了 “一个国家的钱包空了,怎么办?” 巴基斯坦的答

往事趣谈纪录 2025-09-30 10:20:29

中巴首次!巴基斯坦正式宣布了 “一个国家的钱包空了,怎么办?” 巴基斯坦的答案很直接,找中国,发熊猫债。 9 月 12 日,巴基斯坦政府正式宣布:将在中国发行 2.5 亿美元的熊猫债。这还是巴基斯坦第一次在中国发行这类债券,消息一出来,不少人都在琢磨,这背后到底藏着啥门道。 咱们先说说巴基斯坦这会儿有多难。巴基斯坦的外汇储备现在只剩下 140 亿美元,这已经是 9 年里的最低点了。而它欠的外债却高达 1310 亿美元,更要命的是,今年年底就有 220 亿美元的外债要到期还款。 外汇储备这东西可是国家的 “硬通货”,主要用来进口物资、偿还外债,就这么点储备,连正常的进口都快撑不住了,更别说还账。 外汇一紧张,老百姓的日子立马就受影响。巴基斯坦 90% 的食用油都得靠进口,每年光买油就得花 40 亿美元,其中 94% 还是棕榈油。 因为外汇不够,进口量一减,国内的食用油价格就往上跳,普通家庭买菜做饭都得精打细算。 虽然 2025 年 8 月的通胀率降到了 3%,比 7 月的 4.1% 低了些,但前几年的高通胀已经把不少家庭的积蓄耗得差不多了,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能源进口更是难上加难。巴基斯坦的电厂很多依赖进口燃料,可外汇不够,燃料拉不进来,部分地区经常停电,工厂也得限产,老百姓怨声载道,经济复苏更没了盼头。 这种时候借钱有多难?很多国家或国际机构借钱都带着一堆条件。就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它给巴基斯坦贷款的前提,就是让巴基斯坦政府大幅提高收税效率,新财年要征税 14.1 万亿卢比,比上一财年实际征收的 9.3 万亿卢比增长 52%。这种条件听起来就头大,税收一提,老百姓和企业的负担更重了。 可中国这边的熊猫债不一样。熊猫债简单说就是外国政府或企业在中国发行的债券,中国的机构或者个人买了这些债券,巴基斯坦就能拿到急需的资金。而且中国没提那些苛刻的政治条件,利率也比国际市场上的贷款友好不少。 为啥中国愿意帮这个忙?这可不是单纯的 “送钱”,背后是实实在在的共赢。中巴经济走廊这些年已经从蓝图变成了现实,中国企业在巴基斯坦的矿业合作已经累计创造了超 1 万个就业岗位。 就说塔尔煤矿的女司机努斯拉特,之前做裁缝时月工资才 2000 卢比,现在当翻斗车司机能拿到 30000 卢比,家庭生活直接翻了个身。 瓜达尔港这个龙头项目更是变化巨大,从偏远小渔村变成了经济新引擎,新国际机场已经迎来了商业航班,海水淡化厂能缓解民众缺水问题,中巴友谊医院过去半年就接诊了 15 万人,还迎接了 1260 个小生命诞生。 这些项目都需要稳定的环境才能持续推进,巴基斯坦经济稳住了,这些合作才能长久见效。 对中国来说,这笔钱也不是白借。发行熊猫债能让更多国家认可人民币的价值,帮着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而且巴基斯坦稳定了,就能继续当好地区互联互通的枢纽,瓜达尔港未来还能成为中国与南亚、中东贸易的关键节点,这对双方都是好事。 当然了,这 2.5 亿美元相比 1310 亿的外债不算多,但它就像一场 “及时雨”,能帮巴基斯坦先把眼前的进口缺口补上,比如多进点食用油、多买些发电燃料,让老百姓的日子先过顺了。 而且中国还在帮巴基斯坦从根上解决问题,比如合作推广杂交油菜新品种,就是想慢慢降低它对进口食用油的依赖,这样以后巴基斯坦就不用每年花那么多外汇买油了。 大家觉得这种 “雪中送炭” 的合作,是真正的朋友情,还是藏着别的考量?巴基斯坦能靠这笔钱和中巴合作慢慢缓过劲来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聊聊!

0 阅读:104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