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邵阳一52岁男子连续开车670公里,从东莞赶回湖南老家,回家之后的第一件事就

叁号知识局 2025-09-30 12:09:07

湖南邵阳一52岁男子连续开车670公里,从东莞赶回湖南老家,回家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大喊一声“妈”,可是却没有任何人回应他,因为他的母亲刚刚在几个小时前去世了,网友:这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河南都市频道9月24日报道了一个让人于心不忍的新闻,母亲突然离世男子疾驰670公里奔丧。   “妈,我回来了。”这句话,轻描淡写,却重如千斤。   一个男人,顶着万般焦虑,趔趄着从车里跳出来,一路飞奔回家,跪在母亲的房门前,撕心裂肺地喊出了这句话。   而那扇门背后,却再也没有母亲那熟悉的身影。连最后一次见面的机会都没能赶上。   这是发生在湖南邵阳的真实故事,一个52岁的男子,天天奔波在东莞的工地上,为了能让家人过得更好,已经好多年没回家。   就算偶尔回去,时间也不长,总觉得反正家里有哥哥姐姐在,他可以放心工作,毕竟母亲还好,自己也有自己的事业要做。   可是,命运的安排从不等人,直到那通电话打来,一切都变了。   一切始于一个早晨,他正在工地上忙碌,突然接到了家里人的电话听说母亲早上没吃饭,身体有点不舒服。   那一瞬间,他心里猛地一紧,手上的活也停了,他什么都没问,只想着赶紧收拾东西回家。   可谁知,紧接着又传来第二个电话,声音中带着哭腔:“母亲走了。”原来,病来得如此突然,母亲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里,便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电话挂了,他的眼前一片模糊,眼泪几乎要掉下来,却没有时间去思考自己的情绪。   他只知道,他必须尽快回家,哪怕能再看母亲一眼也好,放下工具,简单地交代了几句,他和妻子、孩子迅速收拾东西,赶往车站。   坐上车,他的目光一刻都没有离开过车窗,眼中只有一个目标——回家。   670公里,7个小时,开车的速度,似乎永远都赶不上心中的那股急切。   路上的每一分钟都像是一个世纪,每一段景色的变换都像是在拖延时间,车里的空气压得沉甸甸的,连水杯都无人去碰,大家的心情都紧张得几乎无法呼吸。   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他多少觉得自己有些亏欠母亲,想着年年说要赚够钱回家好好陪伴,却始终没有付诸实践,现在一切都晚了。   直到傍晚,他终于到了村口,车刚停稳,他便像失控的箭一样冲了出去,完全不顾裤脚上沾满的尘土,顾不上喘口气,就一路跑进了自家院子。   一路上的每一步都在催促他赶紧见到母亲,哪怕最后一次。   可是,院子里没有母亲熟悉的声音,没有那双曾经总是张开双手等着他的怀抱,只有空荡荡的屋子和沉默的空气。   他站在门前,喉咙仿佛被什么东西堵住了,连话都说不出来,好一会儿,才终于挤出了那句话:“妈,我回来了。”然而屋内的寂静像针一样刺入他的心,他知道,母亲再也不会回应他了。   接着,他像失去支撑的重物一般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双手撑着地面,头埋在地上,痛哭出声,“妈,儿子回来晚了,儿子不孝啊。”他的话语沙哑、低沉,夹杂着无尽的悔恨。   这一幕让所有在后面跟随的亲戚们心如刀绞,大家不由自主地跟着跪了下来,整整一个院子里,回荡着此起彼伏的哭声。   那种痛,简直难以言表——原本以为有时间陪伴,结果竟然在时间的安排下与母亲错过了最后一面。   这些年来,他一直忙于打拼,总想着等工作做得差不多,就回去陪陪母亲,孝顺孝顺。   可惜,这个“等以后”的计划,永远都无法兑现,即便母亲在87岁时一直有哥哥和二姐在家照顾他,他依然没有意识到,时间会如此迅速地从指缝中溜走。   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悲剧,这也是很多在外打工者的共同心声。   为了生计,他们不得不将家和父母远远地抛在一旁,把陪伴留到“以后”。   但“以后”往往变得遥不可及,等到意识到时,已经悔之晚矣,像这位男子一样,走得再快,也终究追不上已经远去的亲人。   这段视频一经传出,许多网友纷纷表示共鸣,大家都曾在外打拼,背负着父母的期望与生活的重压。   无论怎样努力,最后都无法挽回错过的时光,很多人深刻地感受到:为了生计,我们不得不离开家乡,但当我们终于准备好陪伴父母时,却发现他们已经等不到了。   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往往忙于工作、忙于生活,却忘了陪伴父母才是最重要的事。   时间一去不复返,父母的陪伴也是有限的,即便我们再怎么努力工作,再怎么攒钱,也换不回那些失去的时光。   在父母还在的时候,我们应该放下手头的忙碌,多花时间陪陪他们,聊聊天,吃顿饭,做他们想做的事情。   毕竟,最重要的财富,莫过于与父母共度的时光,而这是任何金钱也买不来的。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

0 阅读:69

猜你喜欢

叁号知识局

叁号知识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