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不可控,中国之所以迟迟不对菲律宾、越南甚至印度动手,并不是说我们打不过它们,而是战争一旦开启,就很难按设想来终结。 中国不轻易开启战端,绝非因为软弱或畏惧。 事实上,中国海警在南海面对菲律宾的侵权船只时,已经展现了强大的执法能力和克制态度,运用水炮等非致命手段进行拦截驱离。 中国完全有能力捍卫自己的主权。 看看海湾战争就知道,1990 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时,萨达姆以为能速战速决,结果美军介入后,战争规模远超预期,不仅伊拉克军队被重创,整个中东地区的格局都被打乱,后续的动荡持续了几十年。 再看现在的俄乌冲突,最初谁也没想到会演变成长期拉锯,双方投入的兵力、消耗的资源不断加码,还引发了全球能源、粮食价格波动,连欧洲的通胀都跟着飙升。 这些例子都在说明,战争的 “终结线” 从来不是发起者能随便划定的,很可能从局部冲突升级成更大范围的对抗,甚至牵扯进第三方势力。 对中国来说,周边国家的情况更复杂。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时不时挑事,可中菲之间每年有近 700 亿美元的贸易额,中国是菲律宾最大的贸易伙伴,菲律宾的香蕉、菠萝有三分之一都出口到中国,大量菲律宾民众靠对华贸易谋生。 要是真的开战,首先受影响的就是这些民生领域,菲律宾普通百姓的生活可能陷入困境,而中国企业也会蒙受巨大损失,这种双输的结果谁都不想看到。而且菲律宾背后还有美国,一旦冲突升级,美国很可能借机介入,把局势搅得更乱,这可不是中国想看到的局面。 越南的情况也类似,中越边境线长 1300 多公里,两边有大量跨境村寨,很多家庭还有亲属关系,民间往来频繁。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和第二大出口市场,越南的纺织业、电子业离不开中国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 要是开战,边境地区的正常贸易、人员往来都会中断,两边的经济都会受到冲击。更重要的是,中越曾在 1979 年发生过边境冲突,双方都清楚战争带来的伤痛,现在好不容易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没人愿意轻易打破这种平衡。 印度就更不用说了,作为人口大国,印度国内民族、宗教问题复杂,一旦与中国开战,很可能会转移国内矛盾,导致局势失控。而且中印都是核大国,虽然双方有核威慑相互制约,但战争的不确定性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中印之间每年的贸易额也超过 1000 亿美元,中国的手机、家电在印度市场很受欢迎,印度的铁矿石、棉花也大量出口到中国,这种紧密的经济联系让双方都不敢轻易动武。 去年中印边境地区的摩擦,最终通过外交谈判和军事对话解决,就是因为双方都明白,战争解决不了问题,只会带来更多麻烦。 除了经济和地缘因素,国际舆论环境也是重要考量。现在全球都在关注和平与发展,要是中国主动对周边国家开战,很可能会被西方媒体抹黑,引发国际社会的误解,甚至面临制裁。 而中国一直倡导 “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 的安全观,通过 “一带一路” 倡议与周边国家开展合作,这种发展模式已经得到很多国家的认可。要是因为一时的冲突放弃这些成果,得不偿失。 战争从来不是简单的 “打得过” 或 “打不过”,而是要考虑战后的一系列问题:如何恢复和平?如何修复经济?如何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这些问题远比战场上的胜负更复杂。 中国之所以迟迟不对菲律宾、越南、印度动手,不是怕了谁,而是清楚地知道战争的代价有多大,也明白和平发展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毕竟,能用谈判解决的问题,没必要用枪炮来回答。 菲律宾引入外部势力,中国零容忍,但还是给谈判留门。 越南低调,中国就配合双边解决。 中印协议落实,显示对话价值,中国维护核心利益,同时倡导多边框架,支持区域稳定。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把争端转成合作动力,实现互利共赢。
战争不可控,中国之所以迟迟不对菲律宾、越南甚至印度动手,并不是说我们打不过它们,
烟雨评社
2025-09-30 14:43:32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