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语了,”2020年5月25日,河南南阳一男子花750元买了只鹦鹉,觉得太烦后

力量华哥 2025-09-30 16:07:13

“无语了,”2020年5月25日,河南南阳一男子花750元买了只鹦鹉,觉得太烦后以700元转手给朋友,朋友又卖给了一家宠物店,不料鹦鹉被认出是濒危野生动物,宠物店老板被迫报警,最终男子、朋友和宠物店老板都遭到刑罚,朋友无奈表示:“我真不认识这是保护动物,传个话也要坐牢?”[玫瑰] 河南南阳的中医邹红喜(化名)花750元从花鸟市场买回一只绿色鹦鹉,想着养在诊所能增添些生气,这只和尚鹦鹉长着嫩绿色的羽毛,灰白色的胸腹,模样讨喜。 可养了大半年邹红喜就后悔了,鹦鹉每天早上五六点就开始叫声音尖锐刺耳,诊所里的病人常常皱眉,更让他头疼的是到处都是鸟粪,墙上、桌上、地上,每天光清理就要花一个多小时。 他托做兽医的朋友唐铁军帮忙找买家,唐铁军(化名)联系上开宠物店的薛亮,三人在诊所见面,薛亮看了看鹦鹉,讨价还价后以700元成交,薛亮把鹦鹉运回自己的宠物店,挂上“待售”的牌子。 三个月后薛亮接到派出所电话,说有人举报他店里卖保护动物,民警上门时他还觉得莫名其妙,“我这店开了七八年,卖过上千只猫狗兔子,怎么就犯法了?” 警察的语气很严肃,要求他配合调查,还查问了鹦鹉的来源和交易过程。 薛亮赶紧解释这只鹦鹉是从朋友邹喜平手里收购的,他自己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濒危物种。 他强调如果早知道是受保护的动物,他绝对不会拿来卖。 邹红喜、薛亮和唐铁军三人被刑事拘留,罪名是“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薛亮当场就懵了,他开宠物店这么多年,从来不知道鹦鹉也分能卖和不能卖的。 看守所里薛亮和唐铁军很快认罪认罚,觉得不懂法确实是自己的问题,但邹红喜坚持不认罪,他反复跟律师说:“这鹦鹉又不是我去野外抓的,花鸟市场到处都在卖,我怎么知道买只鸟还能坐牢?” 邓州市法院一审宣判:邹红喜犯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拘役三个月;薛亮和唐铁军获缓刑各罚款3000元,法庭上邹红喜当即表示要上诉。 他的理由是鹦鹉在中国根本没有野外种群,市面上的全是人工繁殖的,这种情况下的买卖行为不应该构成犯罪,但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邹红喜不服继续申诉,案卷在各级法院之间流转了两年多,直到2024年5月南阳市中级法院终于给出新的决定: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重新审判期间,邓州市检察院作出三份撤回起诉决定书,认为被告人邹红喜、薛某某、唐某某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决定对三被告人撤回起诉。 关于这只引发牢狱之灾的和尚鹦鹉,网友们的看法可以说是炸开了锅: “不知者不为过? ” “普通人哪分得清是不是保护动物?又不是专门干这个的,就因为一只鹦鹉留下案底,代价太大了。” “买卖这种人工繁殖的鹦鹉,又不会破坏野外生态,感觉社会危害性确实不大。” “法律有明确规定,不懂法不能成为免责的理由,这个案子也暴露出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哪些动物是保护动物,相关的普法宣传真的到位了吗?”  “看来以后想养点特别的宠物,真得先做好功课,查查是不是在保护名录里,不然一不小心就违法了。”  您怎么看这件事呢?您觉得对于交易人工繁育的濒危物种行为,应该更注重法律的刚性,还是考虑当事人认知和行为的实际危害?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   信息来源:上观新闻

0 阅读:79
力量华哥

力量华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