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可以排全国第三吗? 浙江大学当之无愧是中国第三高校,因为浙大从它诞生以来就一直是和清北比肩的名校。 你看,我们回溯浙江大学的历史,就会发现它其实经历了两个特别辉煌的时期,而且每个时期都让浙大的整体实力提升了一个大的层次,并且浙大在每一个关键时期都能遇到一位特别好的校长。比如说,在抗战时期的竺可桢校长,这个人很厉害,在中国的历史上影响非常大,也是浙大第一任非常伟大的校长。 当时,蒋介石找到竺可桢,让他做校长。竺可桢提了三个条件,而正是这三个条件保证了浙大的顺利发展,也奠定了今天浙江大学的地位。那么这三个条件是什么呢? 第一,保证财政上的源源不断,就是要给钱,让学校能够正常办学; 第二个,要保证校长的用人自由权,想用谁就用谁,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校长治校,这是现代大学最科学的管理方式; 第三,国民党不能干涉办学。蒋介石答应了这三个条件,开始为浙大的发展保驾护航。 从此以后,浙江大学就走上了“开挂”的道路。比如说,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之后,浙江大学没有办法继续在杭州待着,几次辗转之后,来到了贵州。 贵州可是浙江大学的福地,浙大在贵州最突出的成就有3个: 第一个是学科建设更加全面,刚来的时候只有工学、农学,后来农学、工学、医学、理学、法学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二个方面,培养出了一大批非常优秀的人才,当时浙大可以说是众星云集,像我国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数学奖获得者苏步青等一大堆这样的大佬,都在这个学校涌现; 第三个方面是科研成果非常丰硕,当时的浙大是全国发表论文最多,并且论文平均质量最好的学校,包括像顶级杂志《自然》,就经常接到浙大师生的论文。这个时候的浙江大学号称“中国的剑桥”。以上,就是我们说到的浙江大学的第一个辉煌时期。 那么浙江大学第二个辉煌时期是在1978年恢复高考之后,这个时期的浙大有一件特别特别重要的事情,就是浙大特别会合并。1995年要评选“211”,1998年要评选“985”,所以在90年代末的时候,各个学校就开始合并了。有的学校合并完,可能还不如不合并,而浙江大学的合并则是让它如虎添翼。 它合并了杭州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其实这三个学校也是之前从浙江大学分出去的,而且都很强,都通过了“211”的审核,只不过在没有成为“211”的时候,浙大把它们合并了。你想一想,1个“985”合并了3个“211”,实力直接提升了一个大台阶,这个时候的浙大和复旦、交大相比较,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你像我们现在去判断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时候,主要就是看“双一流”学科的数量。清华、北大是自主评定“双一流”学科,他们两个是“免检产品”,但其他学校就要看“双一流”学科的数量了。 我们经常说“清北复交”,复旦大学仅次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它一共有20个“双一流”学科,但事实上,浙江大学已经超越它了,浙江大学的“双一流”学科是21个。所以从这个层次上来看,浙大是比复旦略强的。 另外,浙江大学医学院也是非常非常强的一个存在。浙大的医学有一个叫“巴德年班”,很多家长一听到“巴德年”三个字,就觉得浙大好像是崇洋媚外。 其实,巴德年是浙大医学院的院长,他是我们国家免疫学的专家,所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个医学实验班,而且它的培养模式和国际接轨的程度非常非常高,是“4+4”的培养模式,就是前四年先学学校里的任何一个专业,最后四年再去学医学,和国外比较像,甚至有的孩子有考清华的分数,会去选择浙江大学的巴德年班。 所以说,像浙江大学这种学校,你的孩子只要分数够,闭眼入就可以了。
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发布,顶尖高校格局里藏着这些看点2025软科中国大
【11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