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又出最新笑料! 9月30日,一记者去门店吃饭,点了一只鸡,然后就问厨房的大妈:“这鸡是现杀的吗?”,大妈口口声声说:是的!现杀,卤制20分钟,然后包起来! 记者又问:内脏在哪里,我可以看看吗? 大妈:都扔垃圾桶里了呀 记者:哪个垃圾桶呀,我能看看吗吗? 大妈:只有一点点,基本上都冲走了! 说起来,西贝这不是第一次栽在“食材宣传”上了。前两年就有消费者吐槽,菜单上写着“草原羊”,实际吃到的却是普通冻羊肉,后来西贝虽说是“供应链调整失误”,但口碑已经打了折扣。这次更离谱,门店现杀活鸡?稍微懂点餐饮规矩的人都知道,城市里的餐饮门店根本不具备活禽宰杀资质——根据《畜禽屠宰管理条例》,活禽必须在指定屠宰场集中处理,还得有检疫证明,门店私自现杀不仅违规,万一有禽流感风险,谁来担责? 更让人无语的是大妈那句“内脏冲走了”。《食品安全法》里明明白白写着,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要分类存放、专人处理,哪能随便往下水道冲?先不说堵塞管道的问题,万一有残留污染了后厨水源,后续顾客吃的饭里会不会有卫生隐患?记者追问时,大妈的回答从“扔垃圾桶”到“冲走”,前后矛盾,这不像是随口说错,更像是被问住了之后的临时搪塞。 有人可能会说,不就是一只鸡的宣传吗?至于这么较真?还真至于。西贝这些年一直打着“天然、新鲜、现做”的旗号,价格也比普通家常菜馆高不少——一份卤鸡动辄七八十,消费者花这个钱,买的就是“宣传里的品质”。可实际呢?如果连“现杀”都是随口编造,那菜单上其他“现熬骨汤”“现拌凉菜”的说法,还能信吗? 之前就有餐饮行业的朋友跟我说,连锁品牌最怕的就是“门店执行走样”。总部可能制定了严格的食材标准,但到了地方门店,为了省成本、图方便,就开始打擦边球。西贝全国有几百家门店,这次被曝光的只是其中一家,会不会还有其他门店也存在类似问题?这才是消费者最担心的。 而且西贝的回应也很耐人寻味。事件曝光后,官方只说“正在核实情况”,没提具体的整改措施,也没给消费者一个明确的说法。对比一下其他餐饮品牌,比如之前某火锅品牌出现食材问题,当天就公布了自查报告和赔偿方案,高下立判。消费者要的不是“正在核实”的空话,是实实在在的诚信——你宣传什么,就该给什么;做不到,就别拿这些当噱头涨价。 毕竟,大家去西贝吃饭,不是图它的“笑料”,是图个放心、图个好吃。要是连最基本的食材诚信都做不到,再响亮的“西北菜龙头”招牌,也迟早会被消费者抛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西贝又出最新笑料! 9月30日,一记者去门店吃饭,点了一只鸡,然后就问厨房的大妈
英明果断雪梨
2025-10-01 06:34:43
0
阅读: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