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志愿军:浴血和平》,很不错,文戏尤其出色,尤其是各种细节的呈现。
战火与谈判交替,惨烈的牺牲与焦灼的博弈并存,影片采用双线叙事,不断交叉,战况不断影响着谈判的进程。而整个谈判的戏,又可以分为谈判桌前正面交锋,双方针锋相对,和谈判桌的背后,为谈判所做的各种工作,各种准备,总体上以李晓和林月明两位翻译来贯穿,既有坚毅,又有柔情,李晓本来是抱着一种为父为兄报仇的心态,一心要上战场,对参加翻译工作还有一点抵触,影片刻画了她的改变,张子枫和宋佳塑造角色非常出色。这中间还通过她们二人交谈中不断带出对“和平”二字的理解,贯穿始终,可以说是整个电影的核心。
谈判的戏有很多细节,尤其是对美方谈判代表细节刻画,可以看出用心之处,比如一开始就争座位,比如故意把直升机降落在中方用鹅卵石精心摆成的和平鸽上,比如随手把纸折成的鸽子扔了,比如美方代表泡在水缸里的可口可乐……这类细节,非常丰富,意味深长。
而影片对于惨烈战场上普通战士的细节刻画,既在战场,又不止于战场,比如黄继光努力学写自己的名字,比如李默尹在牺牲前把家里的钥匙放进一个水壶,比如两个同名同姓的战士张孝文……这些细节都让一个个战士形象更加丰满,更加鲜活,更加打动人。
战争影片中的文戏不那么容易拍好,而要呈现丰富的细节,用细节来打动观众,就更难,尤其是战争场面与文戏不断交替,既要有宏大的视角与场面,又不能掩盖住丰富的细节,用细节来塑造人物,能做好尤其不易,实际上一部文艺作品到最后刻在观众脑海中的,其实还是一个个用无数细节塑造出来的人物,《志愿军:浴血和平》在这一点上做的非常好,仿佛影片中的那些人就是这么真实地在我们身边,从未走远,从未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