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战就在眼前,普京签总统令,美军怕中国有动作,已做最坏打算 俄乌战争三年,氛围越来越紧张。这几天,世界主舞台的聚光灯又一次打在了莫斯科和华盛顿头上。 这场打了三年的冲突早就没了初期的胶着,最近几个月氛围突然又拉满了弦。9 月 29 日,普京干脆签下了 2025 年秋季征兵令。 10 月 1 日起就开始征召 18 到 30 岁的年轻人,一共要招 13.5 万人,这些人会先去训练兵团学技术,掌握现代装备后再分配到部队。 虽说俄国防部说了义务兵不会派去特别军事行动区,但这规模不小的征兵动作,明眼人都能看出是在为长期对峙补底气。 就在俄军这边加紧补员的同时,美国那边的态度也来了个 180 度大转弯。特朗普政府 7 月初还暂停了部分对乌军援,没过几天就改口要给更多武器,7 月底更是批准了 3.22 亿美元的军售,把 “鹰” 式防空导弹和 “布拉德利” 步兵战车都送了过去。 更关键的是,美国还搞了个新花样。自己卖武器,让欧洲国家买单,德国已经答应掏钱买 “爱国者” 导弹给乌克兰,等于把欧美 “军援管道” 变成了常态化的 “交易模式”。 这波操作下来,乌克兰战场的火药味一下浓了不少,连泽连斯基都放话,说有机会在年底推动和平进程,似乎也在等着这波援助发力。 但美军真正坐立难安的,恐怕还是东方的动向。表面上盯着俄乌战场,实际上美军在印太地区的动作早就透着不对劲。 7 月到 8 月,美军连着搞了两场超大规模军演:“太平洋坚定力量 - 2025” 拉来 300 多架战机、1.2 万人,在夏威夷、关岛一带练 “被攻击后怎么持续作战”。 “护身军刀 - 2025” 更夸张,19 个国家、3.5 万人参战,从印度洋一直练到南太平洋,连网电战、AI 军事应用这些新花样都用上了。更不寻常的是,美日澳刚签了三边后勤协议,导弹补给、海上加油都能共享,摆明了是在做长期对峙的准备。 美军这副 “双线戒备” 的样子,其实是在瞎猜中国的立场。他们总炒作 “中国支持俄罗斯”,但王毅外长早就说得明明白白,中俄是正常经贸往来,中国 14 亿人的能源需求总得解决,而且从冲突一开始,中方就一直在推对话协商,还和巴西等国搞了 “和平之友” 小组劝和。 说白了,中国既没隔岸观火,更没借机牟利,反倒是美国自己一边拱火俄乌,一边在亚太搞军事围堵,才把局势搅得更复杂。 现在美军的 “最坏打算” 其实很清楚:既怕俄乌战场升级牵扯太多精力,又怕亚太这边出现变数,担心自己顾此失彼。 毕竟刚在中东用掉了大量 “爱国者” 导弹拦截伊朗袭击,现在既要把整修后的导弹运给乌克兰,又要在印太摆开架势,兵力和装备都有点捉襟见肘。 更要命的是,普京的征兵令不是要马上打 “大决战”,而是在夯实长期战力,这意味着美军得做好 “双线耗着” 的准备。 其实局势早不是非黑即白了,普京征兵是为了稳战线,美国军援是为了让欧洲买单,而中国从头到尾都在推和平方案。美军搞的那些军演、后勤协议,看似是 “做最坏打算”,说到底还是自己把战略摊子铺得太大,又总想掌控所有局势。 要是真把精力都放在拱火上,而不是坐下来谈和平,最后恐怕不是怕中国有动作,而是自己先扛不住双线压力。毕竟历史早就证明,再强的军力,也扛不住没完没了的冲突消耗。
大决战就在眼前,普京签总统令,美军怕中国有动作,已做最坏打算 俄乌战争三年,氛
非常盘点中
2025-10-01 13:29:11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