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讲,那天刷到高志凯在BBC上那个视频,我直接一个“好家伙”! 当着全世界

易云的世界 2025-10-03 10:46:08

我跟你讲,那天刷到高志凯在BBC上那个视频,我直接一个“好家伙”! 当着全世界的面,他问那个美国议员:“你们非要卖武器给台湾,那加州人民有没有权投票独立?” 在美国政府刚刚批准新一轮对台军售的敏感时刻,高志凯用美国人最能理解的逻辑,将了美国政客一军。 高志凯的提问直击美国法律体系的软肋,根据美国宪法,各州无权单方面脱离联邦,这一原则在1869年德州诉怀特案中被最高法院确认。 而中国宪法同样明确规定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种法律层面的对等性,让美方的"对台军售合法论"不攻自破。 更犀利的是历史参照。美国南北战争死了60多万人,就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现在美国却在中国统一问题上搞双重标准,这在国际法理上根本站不住脚。 2024财年美国对台军售金额达50亿美元,而中国国防预算约2300亿美元。单从数字看,台湾军购似乎影响有限。 但关键在于武器质量:美国近期批准出售的F-16V战机、M1A2坦克都是进攻性武器,这已经超越"自卫需求"的底线。 高志凯选择在BBC发声别有深意。英国刚更新《安全与外交政策综合评估》,将中国列为"系统性竞争对手"。在这个平台发声,既能影响欧洲舆论,又能借力打力。 提问发生在香格里拉对话会前夕,这个时间点能让话题迅速在亚太安全圈发酵。这种舆论战打法,显示中国学者越来越擅长利用国际平台。 被问住的麦考尔来自德州,该州确实存在分离主义运动"德州民族主义运动"。高志凯的提问恰好戳中这个痛点。数据显示,德州独立支持率常年维持在15%左右,虽然不成气候,但始终是美国联邦政府的心病。 更深层的是党派利益,麦考尔作为共和党议员,需要军工复合体的政治献金。对台军售背后是雷神、洛克希德等军火商的游说,这些企业在德州都有重要生产基地。 联合国2758号决议明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国一边声称遵守国际法,一边通过《与台湾关系法》这种国内法对抗国际共识。这种法律上的自我矛盾,正是高志凯质疑的核心。 特别讽刺的是,美国在科索沃问题上强调"领土完整",在台湾问题上却大谈"民主自决"。这种选择性适用原则,连美国盟友都看不下去。 台海军事对比已发生根本性转变。解放军东部战区列装歼-20战机、055驱逐舰等新一代装备,而台军主力仍是F-16、基德级驱逐舰等上一代武器。这种代差,不是靠军售能弥补的。 更关键的是体系作战能力,解放军建成天基红外预警系统、超视距雷达网,台军的"刺猬战术"在现代战争环境下越来越难奏效。 回顾1996年台海危机,美国派出两个航母战斗群介入。现在解放军已有能力实施"区域拒止",美国航母不再敢随意靠近台海。这种力量对比的变化,是理解当前局势的关键。 但历史教训也在警示:美国对台军售从来不是单纯的商业行为,而是维持两岸"不统不独"现状的战略工具。 台湾半导体产业占全球晶圆代工市场的65%,而中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这种经济相互依存,使"台独"势力不敢轻易冒险。台积电在南京的工厂年产芯片百万片,这种产业链融合是和平的压舱石。 但美国正在推动"芯片脱钩",试图将台积电产能转移至美国。这种经济剥离,可能削弱两岸的经济纽带。 台湾地区民意基金会最新民调显示,支持"永远维持现状"的民众达58%,而支持"急独"的仅占6%。这种民意基础,与美国渲染的"台湾人民渴望独立"存在明显差距。 更值得玩味的是年轻世代态度,20-29岁群体中,愿意为"台独"上战场的比例不足20%。这种"键盘独"现象,反映出台独诉求的虚幻性。 尽管美国鼓噪,但世界上183个国家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就连日本、澳大利亚等美国盟友,在对台问题上也保持谨慎。近期G7外长会议公报中,涉台表述明显弱化。 更明显的是东盟态度,新加坡、印尼等国明确表示不愿在中美间选边站,这种区域共识制约了美国的行动空间。 2024年11月美国大选结果将影响对台政策,2025年1月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就职演说值得关注,2025年3月美国可能审议新的《国防授权法案》。这三个时间点将决定台海局势走向。 特别要警惕"切香肠"战术。美国正尝试提升台湾的"国际能见度",这种渐进式突破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高志凯的提问之所以有力,是因为它用美国人熟悉的逻辑,揭示了美国政策的内在矛盾。当美国议员在镜头前支支吾吾时,全世界都看到了双重标准的尴尬。 台湾问题本质上是中美战略博弈的试金石。中国近期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的表态很明确:台湾问题是中方红线中的红线。这条红线,不仅画在地图上,更画在14亿中国人的心里。

0 阅读:106

猜你喜欢

易云的世界

易云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