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特朗普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丢出一句:10月1日起,专利药和品牌药只要产

小张的社会 2025-10-03 10:48:28

9月25日,特朗普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丢出一句:10月1日起,专利药和品牌药只要产地不在美国,报关单上就得再填一行“100%关税”。白宫同步发了三页纸的简报,写得明明白白:想躲税,可以,先在美国把厂房盖起来。   关税大棒突然挥向全球药企,100% 的税率加码背后,最先慌神的或许是美国本土的患者和药企。毕竟这份突然出台的政策,看似针对海外产地,实则早把美国医药供应链的软肋摆到了明面上。   美国制药业贸易协会刚算过一笔账,哪怕只是 25% 的药品关税,每年都得让美国药品成本多花 510 亿美元,要是真按 100% 执行,药品价格上涨幅度可能高达 12.9%。   更棘手的是,美国 80% 的原料药都得靠进口,中国恰好是这些关键成分的重要来源地,一旦供应链卡壳,本就面临数百种药物短缺的美国市场,恐怕会陷入更大麻烦,那些救护车里、手术台上的紧急药物都可能受波及。   有意思的是,政策刚公布,欧盟那边先炸了锅。要知道美欧八月才刚达成协议,把药品关税上限定在 15%,如今特朗普一句话就撕了协议,布鲁塞尔的创新制药集团直言这种反复操作严重破坏了政策稳定性。   罗氏、诺华这些欧洲巨头赶紧表态要在美国扩建厂房,可大多数厂商没这么多资金周转,只能硬生生扛着关税压力。   反观中国药企,倒是显得从容不少。这几年中国医药出口早就稳住了阵脚,2024 年出口额已经达到 1079.6 亿美元,同比增长 5.9%,其中西药和医疗器械出口都保持着稳步增长。   更关键的是中国药企的创新硬实力,就像上海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作为首个在美国获批的中国自研创新生物药,已经打入全球 40 个国家和地区,靠的是把晚期鼻咽癌患者五年生存率从不足 20% 提升到 52% 的硬数据。这种扎根临床需求的创新,可不是关税能挡得住的。   而且中国药企早就练出了应对复杂市场的本事。君实在美国马里兰州的办公室离 FDA 总部才 15 分钟车程,团队里一半人都有 FDA 工作经验,能精准踩准监管节奏,连 “零美国患者入组” 的临床试验都能顺利通过审批。   面对不同市场还能灵活调整策略,小而精的市场自己建团队运营,广阔市场就找当地龙头合作,这种韧性远非短期政策冲击能撼动。   政策背后,美国想把制药产能拉回本土的心思很明显,礼来这样的巨头已经砸了 50 亿美元在弗吉尼亚建基地,专攻抗癌药生产。   但医药产业讲究的是全链条协同,从原料药到制剂,从研发到审批,不是建几座厂房就能立刻补齐的。   反观中国,一边稳住全球供应链里的关键位置,一边靠真金白银的创新打开市场,这种稳扎稳打的发展路径,恰恰是大国实力的最好证明。   这场关税风波到底会如何收场?是美国患者为涨价买单,还是政策在现实面前妥协?中国药企又会拿出哪些新办法应对挑战?大家不妨在评论区聊聊自己的看法。  

0 阅读:0
小张的社会

小张的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