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十几年艰苦谈判,清朝“皇家牧场”无奈划归邻国,现状如何? 说到我国历史上的边界故事,达里冈爱这片草原绝对算得上一个特殊的存在。 它原本是清朝专门给皇帝养马的地儿,面积非常大,能顶下好几个城市。 可惜,经过近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这块地最后还是成了蒙古国的一部分。 很多人都好奇,这片曾经的皇家牧场现在到底怎么样了? 今天就来聊聊它的前世今生。 先说说达里冈爱的来历。 清朝康熙年间,漠北蒙古的王公们为了示好,把这片最肥美的草场主动献给了清廷。 别看这里海拔高、气候干,年降水也不多,可这片地的草可是真正的“牛羊粮仓”,特别适合放牧,养出来的马和牛羊品质都特别好。 那时候,达里冈爱直接归内务府管,连当地蒙古王公都插不上手。 清朝专门在张家口设了察哈尔都统,派人看管这片牧场,给国家养马、送肉、产羊毛,一年四季都特别忙。 可惜好景不常。 辛亥革命后,外蒙古趁着我国局势混乱,得到沙俄的撑腰,直接宣布独立,还把达里冈爱这一大片草原也一起纳入了实际控制。 虽然北洋政府也抗议过,但当时国内外情况都很被动,内蒙古兵力有限,实在是有心无力。 之后,随着苏联势力进入蒙古,整个边境问题变得更复杂,达里冈爱就这样成了“悬案”。 新中国成立以后,边界问题成了必须解决的大事。 1950年代中期起,我国和蒙古国开始了长达八年的边界谈判。 这里面,达里冈爱可是争议的“主角”。咱们这边有清朝的档案和各种历史文件,证明达里冈爱一直归我国直接管理,从来不属于蒙古地方官员的辖区。 蒙古国那边则主张半个多世纪的实际控制,声称既成事实不能动。 谈判桌上你来我往,很多时候谈到激烈处,双方都得暂停休整。 直到1962年,两国本着大局为重,最终签下了边界条约,按照实际控制线划定国界。 达里冈爱那片地正式划归蒙古国,成了今天苏赫巴托尔省的重要部分。 那么,这块被称作“皇家后花园”的大牧场,如今到底成什么样了? 实际上,达里冈爱划归蒙古国以后,这一带的经济发展得还算不错。 苏赫巴托尔省面积不小,但人口却很稀少,放眼望去还是一望无际的草原。 这里的畜牧业很发达,牛羊马的数量常年位列蒙古国前列,靠着这片草原养活了不少牧民。 畜牧业在当地经济中的比重很高,但其实和很多传统牧区一样,靠天吃饭的特点依然很明显。 羊毛、牛肉这些产品常年外销,是蒙古国的经济支柱之一。 虽然当年的皇家牧场如今已经不属于我国,但我国和蒙古国的边界关系更加明晰,边境地区也保持着和平和友好。 这么多年过去,达里冈爱不再是皇帝的专属牧场,但它的故事还在继续。 它见证了两国关系的变化,也提醒大家,有些历史遗产虽然归属变了,但记忆和情感依然留在很多人的心里。 未来这片草原会怎么发展,暂无蒙古国官方新计划,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边境稳定,合作共赢,达里冈爱这片土地依然会有它的独特价值和生命力。 参考:历经十几年谈判,5个县划归邻国,从此两国亲密无间——搜狐网
历经十几年艰苦谈判,清朝“皇家牧场”无奈划归邻国,现状如何? 说到我国历史上
世界今若在
2025-10-03 10:50:46
0
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