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游泰山遇大雨,游客进饭店过夜一人60元。网友:贫穷保护了我 历史的旁观者/辑 每年国庆时的泰山,年年差不多的情况,要么挤得走不动,闻汗味,要么在上到山上下雨,下不来,留厕所过夜,话虽知道如此,但年年有人趋之若鹜。 10月1日,泰山游客量今年也是爆满,挤得差点走不动道,白天天气还好,到了晚上,下起了小雨。 下着雨,山路又滑,这个时候下山是很危险的一件事。可是人这么多,泰山山顶又没这么多的地方供人睡觉。 景区也紧急提供了一些避雨的场所,可是这仍然不够,厕所里也挤满了避雨过夜的人。 雨丝越织越密,到后半夜竟成了瓢泼之势,风裹着雨砸在临时避雨棚的帆布上,噼啪作响像极了无数人心里的焦躁。有游客后来在网上说,当时厕所隔间外的过道上,连下脚的地方都得踮着脚尖找,有人裹着一次性雨衣缩在墙角,眼镜上的水雾擦了又起,只能眯着眼盯着地上不断蔓延的雨水;还有带孩子的家长,把外套脱下来裹住孩子,自己后背早被漏进来的雨打透,嘴里还得不停哄着“再忍忍,天亮就好了”。 就在大家冻得瑟瑟发抖时,山顶几家饭店的灯亮得格外显眼。有老板推开半扇门喊了一嗓子:“要进来避雨过夜的,一人60块,能找个角落坐,有口热水喝。”这话像颗石子投进乱麻堆,瞬间炸开了锅。有人骂骂咧咧说“趁火打劫”,掏出手机就拍,嘴里念叨着“平时这饭店炒个青菜才20,这会儿坐个角落就要60”;也有人咬咬牙就往里走,毕竟比起在厕所里冻一夜,60块换个不淋雨的地方,值不值的也由不得挑了。 有位从河南来的小伙子,事后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的经历:他和朋友本来想硬扛,结果朋友淋了雨开始打喷嚏,俩人一合计还是进了饭店。“里面哪有什么座位,就是把桌子拼到一起,十几个人挤在上面坐着,腿都伸不开。老板给倒了杯热水,我攥着杯子暖手,才觉得手指头没那么僵了。”他还说,当时有个老太太舍不得钱,在饭店门口徘徊了半天,最后是她儿子硬把她拉进来的,“那儿子跟老板说‘钱我付,您别让我妈在外面冻着’,我看着都觉得心酸。” 这事传到网上,评论区直接吵翻了天。有人站游客这边,说景区应急措施不到位:“明知国庆人多,山顶的应急避难空间怎么就不能多准备点?总不能每次都让游客要么挤厕所,要么被饭店‘宰’吧?”还有人翻出去年的旧闻,说去年国庆泰山下雨,也有饭店收50块一人过夜,“这价格年年涨,就没个管的?” 但也有不一样的声音。有经常爬泰山的驴友说:“山顶物资本来就贵,菜和水都得靠挑夫挑上去,下雨天老板开门留客,也算提供了个去处。你要是不想花这个钱,也没人逼着你进,毕竟厕所也能避雨,就是遭点罪。”甚至有开民宿的网友现身说法:“别说山顶饭店了,山下民宿国庆涨价都是常事,但人家提前都标了价,愿打愿挨的事。真要是老板不开门,游客冻出个好歹,又该骂景区和商家没人情味了。” 其实细想下来,这事还真不是“黑”与“白”那么简单。泰山景区不是没做准备,节前就发了预警,提醒游客错峰出行,也加派了工作人员巡逻,但架不住国庆假期全国人民集中出游,泰山作为“五岳之首”,单日游客量破万是常态,山顶就那么大点地方,真遇上突发大雨,应急资源不够用几乎是必然。 而那些收60块的饭店,也未必全是“趁火打劫”。有记者联系上其中一家饭店的老板,老板倒了一肚子苦水:“我们平时晚上十点就关门了,那天为了留客,店员熬了一整夜,热水烧了一壶又一壶,最后连自己员工休息的地方都让给游客了。60块钱,除去水电和人工,真赚不了多少,主要是看着大家在雨里冻着,也不忍心完全关门。” 最有意思的是网友那句“贫穷保护了我”,看似调侃,实则藏着不少无奈。有网友说:“幸亏我穷,国庆没敢出门,不然要么堵在高速上,要么冻在泰山顶,想想都后怕。”这话戳中了不少人的心——国庆出游,本是想放松,结果却成了“渡劫”,花钱遭罪的事,谁也不想干。 但话又说回来,年年国庆泰山都这样,为啥还是有人愿意去?有游客说:“就想在国庆这天,在泰山顶上看一次日出,感受一下‘会当凌绝顶’的劲儿,就算挤点、冻点,也值了。”这份执念,或许就是大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原因。 只是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景区能不能再提前多做些准备?比如多设置些临时避难所,备足保暖物资;商家能不能把价格明明白白标出来,别搞临时坐地起价那套?游客也得掂量掂量,国庆这种高峰期,到底是去看风景,还是去看人山人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网友对体制内人的认知!
【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