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一遇的“丰而不收”,谁来给农人解忧? 若不是这多场无止无休的金秋跨月连阴雨,地里丰收在望的黄灿灿玉米和饱满的花生,无疑将化为农人脸上灿烂的笑容。 然而,这一切都因多场始料未及的绵绵愁人秋雨,化为泡影; 成熟的玉米花生等秋作物发霉、甚至泡烂在地里的“丰而不收”,正成为广大农人心中挥之不去难言的痛。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一千多年前《悯农》的诗,道出了农人的艰辛不易。 斗转星移,往事越千年,今年的农人也太不容易了。上半年正是大田作物急需雨水的季节,地里却干得冒烟儿;而下半年硕果累累丰收在望,却是雨水不断连成一片。 中原大地9月份的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的最大值,而10月份的接连大半个月的连阴雨,亦是多年之所罕见。 粮食安全对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即便我们有AI人工智能、大数据、无人机等高科技,但是种田似乎仍然摆脱不了“靠天吃饭”。 看来加大天气预报和农业基础设施投入,避免这种靠天吃饭“丰而不收”的现象出现,正是广大农人的殷殷期盼。 #秋收困境# #农者天下之本# #农语录#
60年一遇的“丰而不收”,谁来给农人解忧? 若不是这多场无止无休的金秋跨月连阴雨
花开花落情不移
2025-10-03 15:53:52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