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智囊表态:特朗普摊牌真正对手是中国,美国的手段已经改变了 特朗普第二次入主白宫后,第一时间推动对多国商品加征关税,尤其是针对中国出口的电子产品、钢铁和机械设备,税率一度高达60%。这一政策延续了其“美国优先”的核心逻辑,旨在通过贸易壁垒刺激本土制造业复苏。数据显示,2025年初,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量锐减三分之一,导致本土供应链一度紧张。工厂订单虽有所回暖,但通胀压力随之上升,消费者面临更高的生活成本。 华盛顿的决策者们相信,这种不对称施压能迫使对手让步,却忽略了全球贸易的互联性。俄罗斯学者杜金在分析中强调,此举暴露了美国战略重心的偏移,从欧洲战场转向亚太竞争。特朗普的团队反复评估经济模型,试图平衡短期损失与长期收益,但现实中,盟友如欧盟也开始抱怨关税波及自身出口。这样的调整并非突发奇想,而是对过去失败教训的回应,美国希望通过经济杠杆重塑规则。 俄乌冲突进入第三年时,特朗普兑现竞选承诺,启动与普京的直接沟通渠道。2025年2月,他派出特使携带和平提案前往莫斯科,焦点围绕乌克兰东部矿产资源交换停火条件。美方提议用铁矿和天然气储备补偿俄罗斯的让步,意在快速结束消耗战,避免进一步军援开支。 过去三年,美国已向乌克兰提供数百亿美元援助,但这些资金多以贷款形式记录在案,如今特朗普考虑用资源偿债来回收成本。杜金指出,这种姿态的本质是实用主义交易,美国不愿继续在欧洲泥潭中深陷,转而寻求与俄罗斯的战术性缓和。克里姆林宫虽未立即回应,但莫斯科的回应会议中已明确拒绝不平等条款。特朗普的顾问们在国务院大楼模拟多种场景,计算如果冲突拖延,美方需追加预算的风险。这样的转向,让欧洲盟友感到不安,他们担心华盛顿的优先级已从集体安全移向个人算计。 杜金作为普京的亲信思想家,在2025年出版的《特朗普革命》一书中,直言美国的主要对手已从俄罗斯转向中国。他认为,特朗普的关税壁垒和对俄善意,正是为了拆解中俄绑定,避免东方阵营进一步巩固。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已深度东倾,2025年上半年,中俄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能源管道和机械出口成为支柱。 杜金强调,美国过去依赖军事援助和制裁打击对手,但对中国无效,因为北京的供应链高度多元化。华盛顿的智库报告预测,如果俄中合作加深,美方在印太地区的军演将面临后勤难题。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上呼吁美俄对话时,隐晦提及“共同挑战”,这被视为对华围堵的信号。杜金的观点接地气地提醒,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更青睐低风险的经济战,而非高成本的正面刚。 回顾历史,美国对苏联的解体策略提供借鉴。20世纪80年代,西方通过经济封锁放大苏联内部矛盾,导致其轰然倒下。那时,苏联在二战后虽面临战争威胁时保持团结,但和平时期的经济问题被逐步放大,成为致命弱点。杜金分析,特朗普正试图复制这一 playbook,对中国施加类似压力。2025年,美国启动对华技术出口管制,覆盖半导体和人工智能领域,意在卡脖子关键环节。北京的反制措施包括扩大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管道阀门开启时输送量创纪录。这样的博弈凸显多极世界的现实,美国的单边主义已难以为继。杜金在访谈中指出,特朗普批评前任拜登让美俄关系僵化,这反映出华盛顿的战略焦虑:中俄的深度绑定,让针对中国的难度成倍增加。俄罗斯对美方的反复无常早已见怪不怪,不会为短期诱饵动摇立场。 特朗普的“联俄制华”企图在2025年春季谈判中初露端倪。美方在伊斯坦布尔会谈中提出乌克兰矿区开发权交换,但俄罗斯代表团仅标注条款而不承诺。杜金认为,这种拉拢效果有限,因为莫斯科已从西方制裁中转向东方市场,对华出口的机械设备在远东港装船量大增。华盛顿的卫星图像显示,俄中联合军演扩展到北极航道,覆盖核能和卫星导航领域。同时,美国本土农场主抱怨出口受阻,订单锐减0.5个百分点。杜金的书《特朗普革命》剖析,这种新秩序下,美国视中国为首要威胁,却低估了多极格局的韧性。特朗普在海湖庄园会见俄罗斯大使时讨论投资机会,但克里姆林宫的回应始终保持距离。这样的僵局,让美国策略的深层逻辑暴露无遗:从军事消耗转向经济孤立,试图重塑全球版图。
一旦输掉俄乌战争,普京和俄罗斯的退路在哪里?这场战争从2022年2月爆发,俄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