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人山人海”现象:内驱动力源于寻找伟人足迹 作为一名长沙常住居民,国庆长假的前两日,我并未感到太多节日的热闹与特别。直到听闻有人说,10月2日的长沙,涌入的外地游客和度假者竟有上亿人之多。这话让我半信半疑,便在10月3日生出了实地求证的念头。决定到五一路、橘子洲、岳麓山这些地标去看看。 平时半小时的车程,今天坐了一个多小时才到五一广场,刚下车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到处都是人,摩肩接踵,热闹得超乎想象。尤其是五一路上,许多人步履匆匆却目光坚定,随着滚滚人流朝他们心中的目的地桔子州头和岳麓山方向走去,表面是去看山看水。实则都是在默默追寻伟人及先烈们的足迹——橘子洲青年毛泽东雕像前,有人带着孩子逐字逐句读雕像基座上的铭文;岳麓山上游人在空气清新的枫林中驻足爱晚亭,仿佛看到了100多年毛泽东、蔡和森等人畅谈革命理想的情景、还会特意绕到新民学会旧址,隔着玻璃看屋内陈列的旧照片与发黄的文献。原来来长沙度假这些外地人,都藏着对红色经典最朴实的敬意。 这些为追寻历史而来的人们,不仅让这座城市的假期充满了温度,更让伟人精神在人潮中代代相传,这或许就是长沙长假里最特别的意义。
长沙这离异带娃,这也是来抄家的吧?
【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