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个美国老大爷,是爱荷华州大豆农场主,他说,现在真实发生的情况是中国购买美国

纸短情长啊 2025-10-04 02:40:15

下面这个美国老大爷,是爱荷华州大豆农场主,他说,现在真实发生的情况是中国购买美国大豆归0了,仓库里大豆都快堆到通风口了,没有销量,只能把农机卖了维持生计…. 先说说大豆这玩意儿在美国农业里的分量,尤其是爱荷华州。爱荷华是美国大豆主产区,去年产量接近6亿蒲式耳,占全国14%左右。本来,这豆子一半多都卖给中国,那边一年要进口1.2亿吨大豆,用来榨油、喂猪啥的。结果呢,2025年5月以后,中国那边直接零采购了。为什么?因为特朗普政府加了关税,中国回手也加了报复关税,总税率高达34%,比巴西豆子贵20%。巴西和阿根廷立马补位,抢走了市场份额。你想想,中国不买,谁来消化这缺口?欧盟一年顶多进口1400万吨,远远不够。美国农业部数据摆在那儿,2025年上半年对华农业出口暴跌53%,大豆首当其冲,从去年的126亿美元直线坠到零。 这不光是数字游戏,对那些农场主来说,就是实打实的生存压力。仓库满到什么程度?收获季刚开始,豆子就堆得通风口都快堵死。农业部报告说,存储空间紧巴巴的,基础价被压低,农民的现金流直接卡壳。爱荷华的豆农,本来靠期货对冲风险,结果销路一断,期货空转,赔钱是家常便饭。去年他们产了那么多,现在卖不出去,只能眼巴巴看着豆子发霉变质。 再往下看,这压力传导得飞快。农场主没钱周转,就得变卖家当。爱荷华的二手农机市场,今年交易量蹿升了三成左右。那些约翰迪尔拖拉机、播种机,本来是宝贝,现在成了救命稻草。农民们砸锅卖铁,拍卖会上机器一件件流拍,换回的现金勉强够付贷款利息。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农业高度金融化,本来是好事,能借期货稳价格,可前提是真有买家。现在呢?中国一撤,链条全断,农民只能自救。 这事儿还波及周边产业,约翰迪尔就是活例子。这家农机巨头,去年还风光无限,现在裁员裁到吐血。2025年8月,他们宣布在爱荷华和伊利诺伊工厂砍掉238个岗位,9月又加码141个在爱荷华的工人走人,总数已超2500。原因?关税让出口成本飙升,订单锐减。工厂车间空荡荡的,机器闲置积灰,主管在采访里直说,市场需求是有的,可销路卡在关税这儿。特朗普那边承诺用关税收入补贴农业,听着像安慰剂,可钱到现在没影儿。农业贸易赤字上半年创纪录286亿美元,大豆是罪魁祸首。农民和工人绑在一起,这波操作不光伤田里,还伤厂里。 特朗普想用关税逼中国让步,结果呢?中国稳稳转向南美供应商,美国豆农成了炮灰。2025年全年对华出口预计170亿美元,比去年跌30%,比2022年腰斩。巴西豆子便宜又稳,农民们算了笔账,宁愿多等几个月也不碰美国货。爱荷华经济圈子小,豆农一咳嗽,整个链条都感冒。保险、运输、制造,全跟着遭殃。去年豆业贡献58亿美元给州里,现在损失可能上亿。农民协会头头直呼,这比特朗普的政策是苦药,可谁来买单? 话说回来,这不只是钱的事儿,还牵扯长远。豆农年纪大,年轻人不愿接班,农场缩水,土地闲置。爱荷华的田野,本来金黄一片,现在愁云惨雾。市场缺口这么大,谁填?欧盟消化不了,国内饲料需求又有限。期货价跌到谷底,农民锁价都锁不住。 这局面听着像老电影重播,1980年代农场危机那会儿,也是贸易和利率双杀,好多农场破产。历史总爱开玩笑,这次加了关税这味儿,更辣眼睛。农民们不是在抱怨政策对错,他们就想卖豆子养家。仓库通风口堵着的那一刻,其实是警钟,提醒大家贸易不是零和游戏,一头疼,全身疼。你我普通人,看这事儿得琢磨琢磨:全球化链条这么脆,断一根线,多少人得跟着栽跟头? 总的来说,这老农场主的话,道破了天机:贸易战打到家门口,就剩仓库和农机在说话。爱荷华的田野还在转,可转着转着,就转出了危机感。

0 阅读:5

猜你喜欢

纸短情长啊

纸短情长啊

纸短情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