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我军经过不懈努力,成功破译出越南的电报,但是电报内容却让所有人大吃一

受伤的金珂 2025-10-04 11:09:30

1988年,我军经过不懈努力,成功破译出越南的电报,但是电报内容却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只见电报上写着:“我军派出三十多名侦察兵无一幸免,疑似被同一人击毙!”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88年,老山前线,一份被我军截获的越军电报让指挥部炸开了锅。 电文内容简直匪夷所思,说是在不到一个月里,阵地前沿有三十多名官兵,特别是那些经验老道的侦察兵,接二连三地被干掉了,而且种种迹象都指向同一个人! 这份电报与其说是军情,不如说是一封求救信,越南那边彻底懵了,以为遇上了我们的整个狙击小组,火急火燎地派了两个连的兵力去搜山,结果连个鬼影子都没找到,恐慌在敌军中迅速蔓延,有些士兵甚至开始抗拒上阵地。 可怪就怪在,我们这边的高层也一头雾水,因为压根就没安排过这样的专职狙击任务,这个让敌人闻风丧胆的“鬼影”,到底是谁? 这个“鬼影”,当然不是天生的,他叫向小平,一个来自四川农村的普通士兵,1984年入伍时才18岁,他所在的部队,是北京军区第27集团军的“魏来国团”,一个以神枪手前辈命名的英雄集体,魏来国用265发子弹干掉202个敌人的传奇,早就成了向小平心中的一团火。 为了追赶偶像,他的训练方式近乎疯狂,天不亮就趴在地上练瞄准,枪管上挂着砖头练稳定,一练就是几个小时,别人休息了,他还在拆卸研究枪械,很快,他就成了全团公认的射击尖子。 当他主动请缨,拿着一支79式狙击步枪独自潜入39号高地时,他把这种偏执带进了战场,他先当工兵,在雷区里排掉了60多枚地雷;再当战略家,精心挑选了11个射击点和7个观察点,在长达40多天的潜伏里,他严格执行“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原则,让自己的行动完全无法预测。 这四十多天,简直就是地狱模式,老山的丛林潮湿闷热,蚊虫毒蛇防不胜防,他靠野果充饥,用树叶接露水解渴。 一次暴雨,他浑身湿透,发起了高烧;还有一次差点失足跌下悬崖,全靠死死抓住一根树枝才捡回一条命,最险的一次,他高烧昏迷,直接栽进一个两米多深的土坑里,最后竟是被冰冷的雨水给浇醒,硬是靠着一股劲爬了回去。 直到79师政治部主任傅剑仁奉命调查,这个谜底才最终揭开,可当他看到向小平时,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这个外表文弱、甚至有点腼腆的22岁青年,就是那个让越军两个连都束手无策的“老山第一杀手”? 这巨大的反差背后,是一个真实的灵魂,向小平不是天生的杀手,他记得第一次对活生生的人扣下扳机时,自己紧张到手抖,他创造了31发子弹,击毙30人,重伤1人的战绩,却唯独对那发因为高烧手软、只擦伤敌人肩膀的子弹耿耿于怀,他追求的不是杀戮的快感,而是一个军人对任务的绝对责任。 战争结束后,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称号,他还拿了一级英模奖章,成了全国“十佳”青年,面对这些荣誉,他却总是很谦虚,觉得这只是一个兵该做的事。 1999年,向小平退役,他没有躺在功劳簿上,而是去了重庆海关,还主动申请到最危险的缉私一线,在和平年代,他依然是那个神枪手,曾经一枪制服毒贩,协助查获了70公斤毒品。 从战场上令人胆寒的“鬼影”,到和平时期守护人民的卫士,向小平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英雄主义,不是摧毁,而是用最顶尖的技艺和最坚韧的意志去守护,他的传奇,早已超越了战争本身。 信息来源: 中国国门时报《信仰的坚守——记战斗英雄永川海关关员向小平的多彩人生》 中华网军事频道《1988年,我军在老山截获越南绝密电报,求救信息令首长大吃一惊》

0 阅读:138
受伤的金珂

受伤的金珂

受伤的金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