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德韦杰夫:一旦战败,就用核弹攻击4个国家,让世界进入末日,将动用战略核武器针对乌克兰、德国、英国和美国进行打击,从而引发全球性毁灭。 梅德韦杰夫这话听着像“末日宣言”,其实是俄罗斯对着西方“步步紧逼”打出的威慑牌——明着说“战败就掀核桌子”,本质是怕西方把冲突拖到俄罗斯无法承受的地步,故意用最硬的话划红线,逼那些疯狂拱火的国家踩刹车。 要知道,当时的美国,刚宣布给乌克兰追加60亿美元军援,其中包括能打击俄本土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 德国也松口向乌输送“爱国者”防空系统和更多豹2坦克;英国更出格,直接提供了可穿透坦克装甲的贫铀弹,这些武器落地前线后,确实给俄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压力。 俄罗斯虽然在战场上没露怯,但西方这种“只给武器不给停火”的做法,让俄觉得自己正被一步步逼到“生存红线”上。 梅德韦杰夫作为俄罗斯国家安全会议副主席,说这话就是替俄亮底牌:“别觉得我们会忍到最后,真把战败的风险压到头上,谁都别想全身而退。” 再看他点名的四个国家,每一个都戳中了西方援乌的关键节点。乌克兰是冲突的“主战场”,西方所有武器、情报、资金最终都通过这里对抗俄罗斯,俄若真到“战败”那步,必然视其为西方的“代理人”,首当其冲被列为目标; 德国和英国是欧洲反俄的“急先锋”,德国不仅带头搞对俄能源制裁,还把本国国防预算提到GDP的2%,专门用来采购武器援乌; 英国则直接派人在波兰培训乌军士兵,甚至出动侦察机在黑海搜集俄军情报,早就成了俄的“眼中钉”; 而美国作为幕后推手,累计给乌的援助超过750亿美元,占西方总援助的60%以上,不把美国拉进来,这“核威慑”就没足够分量。 但这话里的“威慑大于实战”,俄罗斯真要动战略核武器,门槛高得很。首先俄有明确的“核政策文件”,规定只有本土或盟友遭核打击、国家生存面临“根本性威胁”时才会动用核弹,现在的战场态势远没到“战败”的程度,更没触及“生存威胁”; 其次核打击的决策链极严,得经过国防部、总参谋部层层评估,最终由普京拍板,梅德韦杰夫一个副主席根本没决定权。 更重要的是,战略核武器一用就是“全球灾难”,核辐射会随气流扩散,欧洲、亚洲都得受影响,俄自己也躲不过,真要“引发末日”,俄民众第一个不答应,这种“同归于尽”的事,理性的决策者绝不会轻易做。 梅德韦杰夫真正的目的,是打“心理战”瓦解西方阵营。西方看似团结,实则内部矛盾重重:德国老百姓因为能源涨价、工业外流天天游行,反对援乌的声音越来越大; 英国经济衰退严重,连军援的钱都快凑不齐了;美国国内两党也在吵,共和党反对继续给乌“无底洞式”援助。 梅德韦杰夫就是看准了这些软肋,故意把“核打击”的后果说得这么严重,逼这些国家的政客掂量:“再拱火,万一真逼出核弹,选民会不会把自己赶下台?” 之前就有德国议员站出来说“不能把德国拖进核战争”,要求减少对乌武器输送,可见这招确实戳中了西方的痛点。 而且俄官方随后的“降温操作”也印证了这一点——梅德韦杰夫说完这话没几天,俄罗斯外交部就表态“俄始终遵守核不扩散义务,不会轻易动用核武器”,等于给这话加了个“缓冲垫”,暗示“我们只是警告,不是真要动手”。 毕竟俄的核心诉求是让西方停止援乌、承认俄在乌东的利益,而不是真的要毁灭世界,真把路堵死了,谈判的余地都没了。 梅德韦杰夫这波操作,可以说是“以硬促和”,用极端言论逼西方回到理性轨道。西方要是继续不管不顾送武器,就算俄不用核弹,也可能用其他手段报复,比如切断欧洲仅剩的天然气供应、加大对西方企业的制裁,甚至在中东、拉美给美国制造麻烦。
俄罗斯的死穴被美国找到,并意示乌克兰往死里揍。乌克兰与美国的秘密计划露出庐山真
【69评论】【3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