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 徐三娃为岳母建房靠的不是拍视频赚钱,不是直播带货,而是在路边卖柿子 我刷到徐三娃在路边卖杮子这事儿时,本来想感叹句“这孝婿也太实在了”,结果越看评论越懵——有人夸他大方让顾客随便尝,有人却质疑他卖的瓜果“是不是自己的”,甚至还有人说他放着赚钱的脆柿子方法不用,这反转真的假的?我和小伙伴都惊呆了,本来以为是个暖心小故事,咋越看越像“连续剧”呢? 徐三娃背箩筐去后山摘柿子那阵仗,跟我妈当年收橘子似的,不管青的红的,伸手就往筐里塞,我还纳闷呢:“青柿子摘了咋吃啊?”后来看他挑熟柿子摆路边,才有点懂了。有路人问价,他说2元一斤,结果有人砍到1.5元,说实话,换我是摊主可能都有点郁闷,毕竟柿子摘下来也费力气啊,但他居然直接点头同意了,这脾气也太好了吧? 后来又有路人问青柿子咋吃,他说“放几天就行”,我当时还想“这回答也太简单了”,结果等他卖完空筐走人,我才反应过来:他是不是就想赶紧卖完凑建房钱?不然咋不跟人多说说青柿子的吃法呢?或许是他真不知道还有别的招?总之这售卖过程,看着简单,细想还挺多疑问的。 有网友说徐三娃卖柿子时特大方,顾客想尝就随便尝,我还觉得“这老板靠谱”,结果下一条评论就看到何咚咚——人家顾客想尝,他居然自己先尝,让顾客看他的表情,我晕,这操作也太奇怪了吧?不是吧?难道是怕顾客尝多了亏本?这俩人的做法反差也太大了,我都怀疑是不是故意的。 然后有个川渝网友分享脆柿子吃法,说用50-60度有点烫手的热水泡两三天,那柿子吃着“巴适惨了”,还说重庆卖5-6元一斤。我当时就拍大腿:“哎呀妈呀,这商机不就摆在眼前吗?”说真的,我去年也买过青柿子,听老板说放几天能吃,结果放了一周还是硬得啃不动,最后全扔了,早知道这方法,也不至于浪费啊!徐三娃要是知道这个,建房钱不也凑得更快?他到底是不知道还是故意不说啊? 本来以为评论区就聊尝柿子和吃法,结果突然有人问:“徐三娃每天摘的瓜果,到底是不是他自己的?”我当时就懵了:“不是吧?这都要质疑?”这条评论没得到回应,反而越传越广,有人说“可能是找村民收的道具果”,有人说“胡扯,后山的果子哪来那么多问题”,吵来吵去也没个准信,说实话,这质疑也太没谱了吧? 结果没等争议平息,又有网友跳出来说:“上一次见这种柿子,还是看《还珠格格》的时候!”我瞬间梦回童年!不过我对剧里的柿子没印象了,可能是吧?本来挺严肃的归属争议,突然被怀旧情绪带偏,也是挺意外的。我朋友之前跟我说:“人做事就像种庄稼,你真心付出还是装样子,时间长了总能看出来”,现在看这事儿,好像还真是这么个理。 总之,我想说的是徐三娃卖的杮子,好像挺好吃的。如果可以的话,能寄给我一斤吧,你想吃吗?#徐三娃# #我是徐三娃#
万万没想到 徐三娃为岳母建房靠的不是拍视频赚钱,不是直播带货,而是在路边卖柿子
马路说事阿
2025-10-04 18:30:52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