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北京一10岁的男孩放学回家时发现,母亲一直锁着的柜子竟然没关,男孩打开柜子,拿了5毛钱准备去买冰棍吃,岂料在钞票之下竟放着一封破旧的信封。当男孩好奇的打开信件时,信中的内容直接颠覆了他的想象! 祁国建出生在1980年,北京大兴区祁家村,从小跟着养父母长大。养父母是当地农民,日子过得紧巴巴,靠种地和小工维持。家里就他一个孩子,养父母对他还算细心,冬天加棉被,夏天赶蚊子。养父管得严,祁国建淘气就挨树条打,养母总拉架护着。他上小学成绩一般,爱和村里小孩玩,日子平平淡淡。村子环境简单,有葡萄架,夏天他常在那下面待着。养父早起下地干活,养母在家煮粥。祁国建上学前擦脸,回家帮捡柴。冬天全家围炕取暖,养父讲村里事,养母补衣服。他有时跟同学捉鱼,用树枝钓,养父见着不高兴就罚。家里偶尔炖鸡,养母夹鸡腿给他。夏夜打雷,养母捂他耳朵。这样的日子年年重复,祁国建慢慢帮着干农活,像浇水挑担,从井边提水回家。 祁国建10岁前后,村里还靠农业过日子,他学着割草,弯腰在田里忙。养父教他种菜,示范挖坑放种子。养母灶台忙,他递柴,烟从烟囱冒。家庭氛围让他熟悉村中一切,直到那年夏天出事。1992年夏天中午,北京大兴区祁家村热得发烫。10岁祁国建从学校回家,屋里没人,养父母下地了。他看到屋角旧木柜门微微开着,平时总锁着。他拉开柜门,里面有零散钞票和杂物。从钞票里挑出5毛钱,打算买冰棍。钞票下露出一封泛黄信封,封口松,边角卷曲。他抓起信封,到窗边借光展开信纸。纸张皱巴巴,字迹模糊,信上说等孩子大些,告诉他被送养在北京的事。他手指抖,信纸差点掉。他反复读那些字,一切变得陌生。柜子味混尘土,他站着发愣。窗外蝉叫吵闹。他把信塞回,手里5毛钱没拿,柜门推得吱呀响。他出门坐门槛,盯葡萄架。几天后,他吃饭扒几口就走,晚上睡不着。村里孩子叫玩,他摇头,走村道踢石子。养母问,他不答,继续扫院子。 两年后春天槐树开花,养母让他坐炕边,叹气说出实情,早年福建亲生父母来京遇灾,把婴儿他托付祁家。养母拿出旧信和牛皮纸信封,说寻根不拦。祁国建眼泪掉,没提寻亲,养父母年纪大,他帮干活挑水浇地。次年养父中风住院,祁国建守床三个月,擦身见脖颈老年斑,想起福建亲生父母也老了。他用毛巾擦养父背,调枕头。养父出院后,祁国建按地址寄信,全退回,标查无此人。他拿退信站在邮局门,检查地址。2017年春天,媳妇向央视等着我节目递材料,找到线索。录制那天,养父母陪进演播厅,养父换新褂,养母搀他。门开,福建亲生母亲出来,头发银白。祁国建腿软想跪,养父拉住让他扶亲生母亲。他伸臂扶,两人走近。两家人从此往来多,每年清明祁国建带媳妇孩子去福建扫墓,提纸钱上山烧纸。冬天福建兄弟寄龙眼干,他拆箱分给养父母。村里议论,养母坐门槛端簸箕,说添碗筷而已,孩子心安重要。她摇簸箕筛米,边聊。 祁国建这事从1992年那封信开始,牵扯出他身世。原来他出生福建,亲生父母来北京办事,家里遭灾揭不开锅,就把他托付给祁家。祁家夫妇没孩子,收养他当自家娃。养母平时锁柜子,藏着这秘密。男孩发现信后,日子照旧过,但心里有疙瘩。两年后养母摊牌,祁国建没急着找亲人,先帮养父母干活。养父中风那年,他伺候仨月,擦身喂饭。寄信退回后,这事搁心里成心病。直到2017年节目帮忙,才找到福建那边。亲生母亲出来时,现场哭成一片。重逢后,两家走动勤,过节寄东西。祁国建北京生活,福建有亲戚,日子多层联系。村里人说闲话,养母不计较,就说孩子心踏实就好。
1992年,北京一10岁的男孩放学回家时发现,母亲一直锁着的柜子竟然没关,男孩打
荷花花草坪
2025-10-04 19:41:0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