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就做过小米运动相机了。
当时行业的说法是,大家都是安霸的解决方案,能有多大区别?
结果就是小米已经很久很久很久没有更新运动相机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运动相机/云台相机,是一个几乎完全的社交类需求。
你要想把云台相机卖好,就要把社群做好,要有做内容的能力,要可以跨圈和旅游运动博主建立关系,让他们用你的产品。
表面上看做手机的也可以做云台相机,甚至可以自己做算法,把画质做得更好。
但是云台相机的核心能力不是做画质,云台相机的核心能力是做感觉,让用户觉得只要我用了这款产品,我就是记录美好生活的人,这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态度。
从这个角度讲,OPPO和vivo反而更擅长做这种形而上的营销,也有储备的资源。
而小米,你看看小米的civi卖得怎么样就行了。
所以做云台相机不是问题,方案很成熟,字面意义上的,谁都可以来做。
但问题是做出来之后,这个产品如何匹配资源。
如果把云台相机看做一个数码配件,一次就给个正常几百万预算,后续营销拉倒,那肯定是纯找死。
要做云台相机,就要匹配一个完整的部门,后续长期大量和对应的博主合作,产出内容,为品牌赋予场景。
不然你很难说服用户为什么不买大疆或者影石,这就像手机价格到了5000,你就需要回答用户“我为什么不买iPhone”的问题。
所以手机厂商要做云台相机,关键问题在于,很难给于同样匹配的营销定力和资源。
破局点在于——
不把云台相机当做产品,而是当做品牌价值的延伸,不赚钱,就是纯粹塑造品牌的一部分,融入用户的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