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ML那口气被人捏住了,很多人盼着中国在高端芯片上“原地罚站”。可厂房灯不灭,机器声不停,中国把路一拐,去把电源管理、MCU、驱动、模拟前端这些“看不见的零件”做厚做稳。金融时报替华府发紧张通告,说“开关”可能落在中国手里。真会走到那一步吗? 被卡的是EUV,是那张通往更细节点的门票。门票拿不到,产业不等人。工厂先去最能出现金流的地方,把成熟工艺压成铁轨,把良率抠到能写进财报。笔者认为,这不是退,是换刀法。对方在刀尖上翻花,我把刀背磨厚。刀背够厚,切实物才不发抖。 别小看这些“基础件”。它们像城市的管网,不发光,但一停全城憋闷。谁把它们做成工业通货,谁在淡季也能稳价,在旺季还能分配。中国的优势在耐心,在把“枯燥”做出肌肉记忆。参数窗口收窄一点,SPC曲线更顺一点,仓储和物流稳一分,坏件率就往下掉一截。采购经理看见这种稳定,会把默认供应商改成你。这不是意识形态,是一封邮件里的小小勾选。 “低端胜利论”是个轻佻的词。成熟制程不是低端,它是现金机。现金机一旦稳定转动,材料、设备、EDA、工艺就有子弹。笔者认为,产业升级更像爬坡,不是跳台。把坡铺平,把脚下踩实,再往更陡的弯拐过去。没有量产纪律做底,谈尖端只是演讲稿。 军用品被频繁端上台面,确实吓人。有人说,如果“开关”被对手握住,车、医疗、导弹都会受制。话里有真,也有戏剧化。真在军民通用越来越深;戏在把工程问题拍成政治悬疑剧。军工想要的是可验证、可替代、可在库,流程的铁律比宣言更硬。笔者认为,能让一条线倒下的,常常不是外部风声,而是内部缺课。 把镜头放低一点,看BOM怎么迁移。车厂最怕“断”,医疗最怕“误”,家电最怕“返”。它们不是追逐最炫,而是抓住“不断供、可追溯、能担责”。你把PPAP、COC做得干净,把Lot到Die的记录拉直,把RMA压在一个舒服的区间,客户就会把单子往你这边挪。没有掌声,只有一条更长的合约。 “301调查”之类,像临时堤坝。能挡一阵子水,挡不住地形改。地形已经在改:全球更广更稳的需求在成熟件,真正难学的是质量纪律、工艺窗口、供应链调度。这些词不性感,却决定输赢。中国企业在这些“无聊处”花了真功。笔者认为,把无聊做到极致,就是壁垒。 高端怎么办?靠现金机喂养。腔体、刻蚀、薄膜、清洗、量测,不会齐步走,但会轮流冒头。单点突破先连成链,再从链扩成面,面上自会长出更细的节点。别指望飞跃,指望串联。产业时间从不跟热搜同步,它慢,但不后退。 回到车间细节,这些最无聊的东西,最见真章。DOE把关键因子拎出来,GR&R把重复性再现性咬到可接受的下界,来料检验不靠眼力靠数据,运输全程监控不靠“师傅人不错”而靠记录。一天两天看不出意义,三个月后你发现,良率的抖动小了,客户投诉少了,财务的现金流曲线顺了。笔者认为,真正的“话语权”,常常长在这些看不见的角落。 有人纠结“塔尖”与“塔身”的面子。面子不重要,稳不稳才重要。塔身加钢筋,塔尖唱高音就不虚。把基础件做成底座,尖端才有意义;把基础件当笑柄,尖端就是风中的饰物。这不是鸡汤,是生产学。机器不会被口号感动,它只对节拍负责。 参考资料 美国安专家又操心:别光盯着AI,基础芯片快被中国“偷家”了!——观察者网2025-10-03 22:06
ASML那口气被人捏住了,很多人盼着中国在高端芯片上“原地罚站”。可厂房灯不灭,
可可甜心喵
2025-10-05 14:21:52
0
阅读: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