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真的是个政治鬼才,拿着北约支持的武器跟俄罗斯对抗了三年多,原本以为弹药早就用完了,没想到他却说要出口武器,因为乌克兰的装备都是真刀真枪过战场的。很多人都觉得奇怪:明明乌克兰正打着一场大规模战争,几乎所有工业设施都被打了,怎么还有能力出口这些武器装备? 当年从苏联继承的导弹制造本事还在,像 “雷霆”-2 弹道导弹、“海王星” 反舰导弹,都是靠老底子改出来的。而且仗打起来后,他们没光等着北约送武器,2022 年就开始改革国防工业,现在全国有 800 家武器制造商,30 多万人吃军工这碗饭呢。 西方企业早就下场帮忙了,莱茵金属、航空环境这些欧美军工巨头都在乌克兰开了工厂,等于把生产线直接搬过去了,哪还用愁没地方造武器。泽连斯基还跟丹麦、德国这些国家签了联合生产协议,就算境内部分厂子受影响,境外的产能照样能顶上来。 再说能出口的武器到底是啥,真不是重型坦克那种大家伙,而是像 “火烈鸟” 巡航导弹这样的 “爆款产品”。2022 年才成立的 “燃点” 公司,现在每天都能造 1 枚这导弹,计划 10 月就提到每天 7 枚,射程能到 3000 公里,战斗部足足 1.15 吨。 早就上过战场打克里米亚了,这不就是现成的 “实战背书” 吗。还有弹道导弹 FP-7,结构做得简单,就是为了方便大规模量产,成本下来了,国际市场自然有人要。 除了导弹,无人机更是重头戏,乌克兰一年能造 500 万架 FPV 无人机,光光纤无人机就有 20 多种通过认证,11 家企业都能造,这种小东西生产快、运输方便,打完仗剩下的或者额外造的,转手就能卖出去。 但这些武器根本没法全盯着去向,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早就爆过料,武器一进战场就成了 “糊涂账”,欧洲刑警组织也证实,不少突击步枪已经流到芬兰、瑞典的犯罪集团手里。 泽连斯基说的 “出口”,说不定就把这些管控不住的武器算进去了,反正都是经过战场检验的,官方装看不见,暗地里通过中间商倒出去,既赚了钱又不算明着 “倒卖援助”,这不就是顺水推舟的事。 还有个关键数据得提,乌克兰战略产业部长自己说的,前线 40% 的武器是国产的。这说明他们早就不是纯靠援助过日子了,而是形成了 “援助补缺口、国产保产能” 的循环。 像 “燃点” 公司看着是乌克兰的企业,背后全是西方的影子,它的导弹和英国 - 阿联酋合资公司的产品长得几乎一样,明摆着是拿了技术支持的。有了技术、有了工厂、有了现成的实战口碑,就算打着眼仗,挤出点产能出口根本不奇怪。 乌克兰能出口武器,是靠苏联留下的老底子、西方送的技术和工厂、战场上攒下的实战名声,再加上援助武器管控漏洞里漏出来的 “余粮”,自然就有了 “出口” 的底气。别光盯着被炸的工厂,那些新冒出来的产能、偷偷流出去的援助装备,才是这事儿的关键。
俄罗斯终于明白了,要保护俄罗斯炼油厂,什么S-300,什么S-400防空导弹都没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