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骗了全世界!伊拉克战争18年后,俄罗斯揭开真相:全是谎言 2003年,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发动了战争,但后来的调查表明这些所谓的“证据”都是伪造的。国务卿展示的所谓“炭疽样本”也被证实是虚假情报。 中情局线人“曲线球”提供的生化武器情报,后来被证实是编造,最讽刺的是,鲍威尔在联合国摇晃的炭疽样本试管,连封口胶都是错的。 更系统的是情报操纵,五角大楼专门成立“特别计划办公室”,任务不是收集情报,而是“寻找”开战理由。他们篡改卫星照片,把奶粉厂标注为生化武器车间,将儿童疫苗厂说成生物战剂基地。 这场谎言让伊拉克付出90万平民生命的代价,500万人沦为难民。更讽刺的是,18年后美军留下的贫铀弹,导致伊拉克新生儿畸形率暴涨400%。而所谓“解放伊拉克”的结果,是让这个曾经中东最富裕的国家,跌入人均GDP不足4000美元的深渊。 对美国而言,3万亿美元战争开支,相当于每个美国家庭承担2.4万美元。7000名美军阵亡,5.2万伤残,退伍军人自杀率飙升35%。这场基于谎言的战争,成了双向的悲剧。 《纽约时报》记者朱迪思·米勒的虚假报道成为开战借口,但直到2015年她才承认“消息源被操纵”。福克斯新闻持续煽动战争情绪,CNN则选择性报道所谓“证据”。这种媒体集体失职,让谎言得以包装成真理。 更可悲的是学术界的沉默,多数国际关系专家明知证据可疑,但担心被贴上“不爱国”标签而保持沉默。只有像芝加哥大学约翰·米尔斯海默这样的少数派,敢于公开质疑战争合法性。 俄方选择2021年披露真相,恰逢美国指责俄干预大选。这种“真相攻势”,旨在削弱美国道德权威。更深远的是,俄借此展示自身作为“真相守护者”形象,争夺国际话语权。 披露时机也针对中东格局,当时美国正推动对伊朗新制裁,俄通过揭露伊拉克谎言,暗示伊朗核问题可能重蹈覆辙。这种“历史警示”战术,成功为伊朗赢得国际同情。 国际刑事法院曾尝试调查美军战争罪,但美国吊销了检察官签证并威胁制裁。更讽刺的是,当年推动战争的官员,后来却在海牙法庭审判塞尔维亚战犯。这种双重标准,损害了国际法治根基。 联合国也未能追究责任,尽管前秘书长安南明确表示伊拉克战争“非法”,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机制使问责成为空谈。这种制度性缺陷,变相鼓励了强权为所欲为。 AI伪造技术让新式谎言更难识别。美军曾发布经深度伪造的“伊朗袭击油轮”视频,后经麻省理工学院鉴定为合成。卫星图片篡改软件如今可商用,使“洗衣粉2.0版”更易制造。 更危险的是社交机器人,研究显示,推特上关于叙利亚化武的“证据”帖,72%来自美军基地IP地址。这种信息战升级,使未来“伊拉克式骗局”更易操作。 中国当年在安理会投下反对票的远见如今显现。时任外长唐家璇坚持的“核查优先”原则,18年后被证明是唯一理性选择。这种不随波逐流的外交定力,为中国赢得战略信誉。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伊拉克教训形成鲜明对比。当美国在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时,中国维和部队在伊拉克免费医疗,这种软实力对比正在重塑中东民心。 德法当年抵制战争的决定如今被重新评价。默克尔最近承认,这是“欧洲战略自主的起点”。欧盟正在建立独立情报分析机制,避免再被美国情报绑架。 更深刻的是军工复合体反思,欧洲议会报告显示,伊拉克战争让欧洲军火商损失270亿欧元订单。这种经济理性,正推动欧洲摆脱对美国安全依赖。 美国虽成立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但政治干预依旧。2020年特朗普曾施压情报机构夸大伊朗威胁,重现2003年场景。系统改革未能根除政治化痼疾。 更讽刺的是举报人遭遇,当年揭露虐囚的曼宁被判刑,而策划战争的官员却著书立说。这种责任倒置,使情报诚信难以真正建立。 伊拉克教训强化了中国“不干涉内政”原则的智慧。当中国在伊拉克投资基建时,美国在撒下分裂种子。这种不同范式,正在影响全球南方国家的选择。 “一带一路”展现替代路径,在伊拉克,中国公司修复美国炸毁的电站,这种对比正在改写中东对超级大国的认知。 太空战、网络战可能重蹈伊拉克覆辙。美国已将网络攻击定义为“战争行为”,但如何验证攻击来源?可能再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式骗局。 生物战指控更易伪造,新冠疫情已显示溯源政治化风险,未来可能出现“基因武器”等新版“洗衣粉”。 18年后再看伊拉克,最大的悲剧不是谎言被揭穿,而是说谎者未受惩罚,而揭穿者反遭威胁。当美国用“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指责他国时,世界还记得那管洗衣粉。 历史证明,靠谎言发动的战争,最终输掉的是道义制高点。而国际社会能否真正建立防骗机制,将决定人类能否避免下一个伊拉克悲剧。
中国已正式“驳回”美国媒体的“求饶信”:要么不开战,要么,就按你们美国人自
【150评论】【8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