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医学博士”冯唐在镜头前坦言:“我当妇科医生就是为了能够光明正大的看

小史论过去 2025-10-05 19:13:22

1999年,“医学博士”冯唐在镜头前坦言:“我当妇科医生就是为了能够光明正大的看女人,因为我好色。”当时没有人能想到,这个自称“好色”的医生,多年后竟然成为商业界的传奇人物。 冯唐本名张海鹏,1971年出生在北京一个寻常人家。那时候北京胡同里到处是自行车铃声,他从小就脑子活络,学习起来特别带劲。小学校成绩稳居前列,初中时数学题刷得飞起,老师点名表扬是家常便饭。高三那年,他直接被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学院保送进去,这在当时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铁饭碗起点。进了学校,日子过得像上了发条,每天早起背解剖书,实验室里泡标本,晚上宿舍灯亮到半夜。八年医学路走下来,他拿下博士学位,1994年左右分到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那会儿他才27岁,刚进科室,就跟着前辈查房,学着怎么处理各种病例。妇科工作琐碎又累人,从门诊问诊到手术台前站位,他一步步上手,成了科里靠谱的主力。 选妇科这事儿,从一开始就不是随随便便。冯唐自己说过,起初看中这个专业收入高,还能近距离接触女性患者,满足点好奇心。进了医院,现实很快就扇了他一耳光。每天面对的不是浪漫桥段,而是患者各种痛苦症状,他得戴手套检查,记录数据,安慰她们放松。三年下来,这种接触从新鲜劲儿变成日常责任。患者从进门紧张到出诊信任,他学会了专业克制。分娩室里接生,手术刀下缝合,这些活儿让他见识人性最原始一面。好色念头还在,但工作强度和责任感慢慢磨平了那点小毛病。冯唐后来反思,这行当教会他啥叫底线,啥叫专注本职。 1999年那次采访,冯唐坐在镜头前,面对记者直球问题,没绕弯子就承认了“好色”动机。记者问为什么选妇科,他摊手说就是为了光明正大看女人。这话一出,现场笑声一片,外面观众也议论开了。采访里他没藏着掖着,讲起选专业时的算盘:收入体面,还能满足个人兴趣。接着他聊工作实况,每天推门诊室,患者躺床上,他调整灯光拉帘子检查。起初以为能过把瘾,结果现实远超想象。见过太多蜷缩抓床单的痛苦模样,他得保持冷静记录数据。三年实践,这种接触不再是新鲜事儿,而是沉甸甸的责任。患者眼神变化,从警惕到依赖,他擦拭器械时多解释几句流程。好色念头确实有,但分娩尖叫冲进产房,按压腹部接婴儿,手上羊水一摊,脑子只剩救人本能。这行教他克制,欲望在病房灯光下淡了。采访二十分钟,冯唐从调侃到严肃,结束时起身握手走人。播出后,圈里人摇头叹气,谁也没想到这家伙会这么快转行。 采访后,冯唐的日子没大变,医院工作照旧。但这番直白表态,让他开始琢磨职业出路。没多久,他递交辞职报告,收拾行李飞美国读MBA。艾默里大学课堂上,他从医学生变身商科生,笔记刷刷写,案例讨论举手发言。课后图书馆泡着,翻管理书到深夜。毕业回国,直奔麦肯锡,从咨询师干起。办公室西装笔挺,桌上报告堆山,键盘敲得啪啪响。项目会上,他画流程图,分析数据,逐步爬到2008年全球董事合伙人。名片头衔一换,他站在窗前看城市夜景。麦肯锡的节奏快,客户会议进进出出,他分发资料听汇报,点头记录关键点。这段经历,让他从医生思维转向商业逻辑,学会怎么帮企业解决问题。 转行后,冯唐没停步,2010年左右创办河狸家,专攻家政服务。公司起步小,办公室员工敲键盘忙活,他巡视工位插兜听汇报。招聘时坐桌前翻简历,握手聊几句。业务慢慢铺开,家政市场乱象多,他抓标准化,员工培训抓细节。企业长得快,2015年京东收购,签字室里握笔扫合同页码。收购后,他没闲着,继续投资管理资产。同期迷上写作,2011年出《万物生长》,书里直白笔触戳中读者。书店架上他的书一排排,签售时低头签名递书。商业和文学两头跑,他参与项目,审阅报表,指数字讨论策略。北京生活稳当,早晨办公室推窗端咖啡看邮件,下午活动握麦演讲。

0 阅读:344

猜你喜欢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