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刚刚得知一个惊人的消息: 10月4日,三星、闪迪等全球芯片巨头集体宣布上调存储产品报价,美光股价一个月暴涨60%,铠侠与闪迪股价涨超100%。 深圳华强北做存储芯片批发的老周,今早一开门手机就没停过。微信里全是下游经销商的消息,“周哥,三星1TB的SSD再匀我500片”“闪迪的TF卡能不能按昨天的价走?客户都催疯了”。他叼着烟跟我吐槽:“上个月这时候,这些货还堆在仓库里落灰,现在倒好,客户拿着现金排队等,溢价20%都有人要。” 懂行的都知道,这波涨价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去年全行业“熬”出来的。2023年存储芯片价格跌得底朝天,三星、美光这些巨头亏得直皱眉——美光去年全年净亏损超100亿美元,三星半导体部门连续三个季度亏损。没办法,他们只能集体减产,三星砍了30%的NAND闪存产能,美光直接停了一条DRAM生产线。本想慢慢清库存,没想到今年AI服务器的需求突然炸了锅。 做服务器运维的小李给我算过一笔账:一台AI大模型训练服务器,需要的存储容量是普通服务器的5倍以上。就拿OpenAI的GPT-4来说,背后的服务器集群光SSD存储就用了几十万片。今年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同比涨了80%,存储芯片的库存一下子就被掏空了——第三方数据显示,现在NAND闪存的库存周期从去年的16周降到了8周,DRAM更是不足6周,供不应求的时候,涨价就是必然。 但别以为这波涨势能一直撑着。前几天跟一个芯片行业分析师喝茶,他翻着数据叹气:“现在手机和PC的存储需求还没起来呢。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跌了5%,笔记本电脑跌了8%,这些才是存储芯片的大头市场。AI需求再猛,也填不上消费电子的窟窿。”这话点醒了我——2022年也出现过类似的涨价潮,当时厂商们也是借着AI的由头提价,结果三个月后消费电子需求没跟上,价格又跌回了原点。 更有意思的是国内厂商的动作。长江存储的3D NAND闪存今年产能提了20%,已经开始给国内手机厂商供货;长鑫存储的DRAM芯片也通过了华为的测试,下半年就能批量出货。老周说:“现在有客户问我要不要囤长江存储的货,说万一国外巨头再涨价,国产货就能顶上来。”这倒是说到了点子上——以前存储芯片涨价,国外巨头说了算,现在国内有了替代产能,他们想随便抬价,没那么容易了。 美光股价一个月涨60%,看着热闹,其实是资本在赌“供需反转”。但真要持续盈利,还得看消费电子市场能不能回暖,AI需求能不能稳住。要是这两头都掉链子,现在涨得有多猛,将来跌得可能就有多狠。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快讯!快讯! 刚刚得知一个惊人的消息: 10月4日,三星、闪迪等全球芯片巨头集
曼彤说世界
2025-10-06 01:20:30
0
阅读: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