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剧照,而是陈宝仓烈士牺牲前,敌人给他拍下的最后影像,这位已经50岁的中年汉子,脖子上勒着麻绳,穿着一件旧西装,眼神坚定,毫无惧色。 陈宝仓这个名字,估计不少朋友听着还挺陌生,先跟大伙儿说清楚,他可是河北遵化地界儿走出来的硬汉子,打小就带着北方人的耿直劲儿。 要讲他的故事,还得从他上学那会儿说起。陈宝仓当年考上了保定军校第九期,这学校在当时的军界那可是响当当的,能在这儿毕业的,日后大多成了军中骨干。 等他毕业的时候,身边好多同学都琢磨着去投奔阎锡山,毕竟那会儿阎锡山在山西势力大,跟着他好像能有更好的出路,陈宝仓那会儿也没多想,就跟着大伙儿一块儿去了阎锡山麾下。 刚入伍的时候,他就是个不起眼的排长,手里管着几十号人,可陈宝仓这人特别能吃苦,脑子还灵活,打仗的时候敢冲敢拼,平时训练也带头认真,就这么一步一个脚印往上干,慢慢从排长升到连长、营长,最后愣是熬成了师参谋长,军衔也评到了上校。你想想,在军阀混战的年代,没有背景光靠自己打拼,能走到这一步,得多不容易,这也能看出他是真有本事。 后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家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陈宝仓也迎来了人生中特别重要的一段经历——他被任命为江苏昆山城防司令,主要任务就是挡住日军往上海进攻的路。 昆山地理位置太关键了,要是守不住,日军就能长驱直入进上海,所以陈宝仓心里清楚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他带着手下的士兵们挖战壕、布防线,白天顶着日军的飞机轰炸,晚上还要防备敌人偷袭,一点儿不敢松懈,硬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给来犯的日军来了个迎头痛击,让日军知道咱中国人不好欺负。 可战争总是残酷的,到了第二年,日军的飞机跟疯了似的对着阵地狂轰滥炸,陈宝仓在前线指挥的时候,不幸被炸弹碎片伤到了右眼,最后没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这只眼睛残疾了。换成一般人,可能早就打退堂鼓了,可陈宝仓没服软,养了阵子伤,又重新回到了战场。 后来在德安战役里,他更是带着部下跟日军死磕,那场仗打得特别惨烈,双方伤亡都很大,可陈宝仓硬是凭着精准的指挥和士兵们的奋勇杀敌,一举把日军联队长田中大佐给毙了,这在当时可是大快人心的事儿,也狠狠挫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不过话说回来,陈宝仓虽然在战场上是个狠角色,但他打心底里厌恶内战。抗战胜利后,看着国民党内部越来越腐败,官员们只顾着捞好处,根本不管老百姓的死活,他心里别提多失望了,越来越觉得跟着国民党走没有出路,一心想脱离这个烂摊子。 直到1948年春天,事情才有了转机——他在香港秘密加入了地下民革,这一下可算是找到了组织,心里也有了方向。巧的是,就在这一年,国民党还给他升了官,任命他当“国防部”的中将高参,听起来官儿不小,可陈宝仓早就看透了国民党的真面目,根本没把这个头衔当回事。 相反,他还借着这个身份作掩护,接受了华南局的派遣,悄悄去了台湾开展地下工作,那会儿去台湾做地下工作风险多大啊,随时可能掉脑袋,可陈宝仓一点儿没犹豫,说走就走,这份勇气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到了1950年6月,因为蔡孝乾叛变投敌,把不少地下工作者的信息都供了出去,陈宝仓的身份也没能保住,很快就被国民党特务逮捕了。 国民党当局根本没给他公正审判的机会,直接让特别军事法庭判了他死刑。最后,在台北马场町那个地方,陈宝仓惨遭杀害,当时他才50岁。 说到底,陈宝仓这辈子活得特别值,他为抗战流过血,为理想拼过命,就算到了最后一刻,也没向敌人低头,这样的人,才配叫真正的英雄,不管过多少年,都该被咱们记住。
这不是剧照,而是陈宝仓烈士牺牲前,敌人给他拍下的最后影像,这位已经50岁的中年汉
小小历史查询
2025-10-06 08:44:50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