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荣光怎么也想不通,结婚35年来他零绯闻,钱他赚、饭他做,十分宠爱妻子,但在他6

悠然话史 2025-10-06 12:33:03

于荣光怎么也想不通,结婚35年来他零绯闻,钱他赚、饭他做,十分宠爱妻子,但在他63岁时妻子却执意要和他离婚,还要冻结于荣光的资产。 2020 年的一天,62 岁的于荣光刚结束《天龙八部》的拍摄,回到家就看到桌上放着一份离婚协议书。妻子王玉苓坐在沙发上,语气平静却坚定:“咱们离婚吧,35 年了,我想为自己活几年。” 于荣光愣在原地,手里的行李箱滑落在地 —— 他这辈子拍过无数戏,演过英雄、侠客,面对过各种复杂剧情,却从没料到,自己安稳了大半辈子的婚姻,会在晚年以这样的方式收尾。 他想不通,那个陪他从无名小卒走到知名导演、演员的女人,那个默默操持家务 35 年的妻子,怎么突然就铁了心要离开。 1985 年,于荣光和王玉苓结婚时,他还只是个刚在演艺圈崭露头角的武打演员,没名气、没存款。王玉苓没抱怨,婚后主动承担起家里的一切,让他安心在外打拼。 有次于荣光在剧组拍戏受了伤,腿上缝了十几针,王玉苓连夜坐火车赶过去,在医院衣不解带地照顾了半个月,回来后又要照顾公婆、打理家务,忙得连轴转。 那时的于荣光总说 “等我以后有能力了,一定好好补偿你”,王玉苓听了只笑着说 “你好好拍戏就行,家里有我”。 可随着于荣光的名气越来越大,回家的时间却越来越少。 1998 年,他们的孩子出生,于荣光只在医院陪了 3 天,就因为剧组赶进度匆匆离开; 孩子第一次上学,是王玉苓一个人牵着孩子的手送进校园;公婆生病住院,从挂号、陪护到出院康复,全是王玉苓跑前跑后。 有一年冬天,公公突发心脏病,王玉苓凌晨三点背着老人下楼打车,路上老人吐了她一身,她顾不上擦,只紧紧抱着老人喊 “师傅再快点”。 等老人脱离危险,她才发现自己的手冻得又红又肿,而那时的于荣光,正在千里之外的剧组拍夜戏,电话里只匆匆说了句 “辛苦你了,注意身体”。 35 年里,王玉苓把家里的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公婆的降压药按时按量准备好,孩子的家长会从不缺席,家里的水电煤缴费单整整齐齐收在抽屉里。 可她自己的日子,却渐渐没了 “自己”—— 以前她喜欢画画,结婚后画笔被锁进了箱子;她想去旅游,总因为要照顾家人、等于荣光有空而一再推迟。 有次她整理旧物,翻出年轻时的照片,看着照片里笑靥如花、眼里有光的自己,再看看镜子里满是疲惫、眼神黯淡的模样,突然就红了眼。 她发现,这 35 年,她活成了 “于荣光的妻子”“孩子的妈妈”“公婆的儿媳”,却唯独没活成 “王玉苓”。 而于荣光,不是不爱家,只是他习惯了王玉苓的付出,把这份付出当成了理所当然。 他会在采访里说 “我妻子特别贤惠,把家里照顾得很好”,却没注意到王玉苓说这话时眼里的失落; 他会给妻子买昂贵的首饰、衣服,却没陪她逛过一次街、看过一场电影; 他以为物质上的补偿就能弥补陪伴的缺失,却不知道王玉苓真正想要的,是生病时有人递杯热水,难过时有人听她说说心里话,是能有个人陪她一起看看外面的世界。 2019 年,孩子成家立业后,王玉苓第一次跟于荣光认真谈了自己的想法:“我想出去旅游,看看以前没看过的风景。” 于荣光却皱着眉说 “我最近要筹备新戏,走不开,等忙完这阵再说”。就是这句话,让王玉苓彻底下定了离婚的决心。 她觉得,再等下去,她可能就再也没机会为自己活了。 离婚时,她选择冻结于荣光的财产,不是贪心,而是觉得这 35 年她为这个家付出的心血,理应得到属于自己的那部分 —— 那是她养老的保障,也是她开启新生活的底气。 于荣光,在离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能适应家里的冷清。 以前他回家,总有热饭热菜等着,现在打开冰箱只有空荡荡的;以前家里的灯泡坏了、水管漏了,有人及时修好,现在他得自己打电话找维修师傅。 他开始翻看以前的家庭相册,看着照片里王玉苓忙碌的身影、温柔的笑容,才慢慢明白,自己以前忽略了太多。 后来在采访中被问到婚姻,他难得红了眼:“是我以前太专注工作,忽略了她的感受,挺对不住她的。” 如今,王玉苓还在继续她的旅行,走过了国内二十多个城市,接下来计划去国外看看;于荣光依旧在拍戏,但他学会了放慢节奏,会抽时间去看望孩子。 这段 35 年的婚姻,没有狗血的争吵,没有复杂的恩怨,最终走向终点,只是因为一方的付出太久,一方的陪伴太少。 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很多婚姻的真相:好的感情从来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需要两个人共同经营,需要彼此的理解和陪伴。 毕竟,再深厚的感情,也经不起长久的冷落;再无私的付出,也需要被看见、被珍惜。   信息来源——山西晚报《于荣光离婚协议书疑曝光 妻子曾申请保全其名下5000万存款》

0 阅读:71

猜你喜欢

悠然话史

悠然话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